10月19日下午,一场以“中国哲学与当代乡村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沙龙在“浙东哲学小村”塘溪镇童夏家村举行。40余名来自高校、哲学学会、社科联的专家学者,通过实地调研与座谈交流,共同探寻哲学智慧赋能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温州话作为吴语的重要分支,千百年来承载着浙南地区的文化记忆。10月18日,《题咏鹿城古代诗选》正式发布。这部由温州学者沈克成、沈洪保耗时3年编著而成的书籍,收录了南朝至清代300余位诗人的900余首诗作,并创新性采用温州话注音,让古典诗歌在方言吟诵中重现地域文化魅力。
				10月15日,温州市社科联党组成员、二级调研员王月强带队到乐清市仙溪镇调研评估基层特色人文空间创建工作,乐清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戴宝福,仙溪镇党委委员郑淑瑶陪同调研。调研评估组一行来到仙溪镇南北閤历史文化名村,郑淑瑶从文旅元素赋能南北閤打造人文空间、扩大社科普及范围、提升公众人文素养、推动文旅与社科深度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汇报。
				10月25日下午,“‘十五五’:慈商精神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小剧场顺利举行。
				11月1日至2日,第七届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联盟年会在浙江工业大学屏峰校区举行,年会以“实用、实践、实证的区域国别学”为主题,搭建了国内高校与相关研究机构交流区域国别学学科构建与人才培养的大型平台。来自200余所高校的700余名嘉宾、专家、学者出席年会。
				10月18日,“习近平文化思想与地域文化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大学举行。研讨会由宁波大学、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地域文化研究》编辑部、《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重大项目课题组共同承办。
				10月11日,浙江工商大学科研工作会议暨服务“创新浙江”2.0启动会在学校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先春,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陈华,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永贵等出席会议。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顾青主持会议。
				6月26日,嘉兴南湖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先春,嘉兴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社科联主席黄国强,嘉兴大学副校长周宏伟,嘉兴南湖学院党委书记倪沪平,党委副书记、院长贾文胜,党委副书记胡文蔚,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人才办主任)、统战部常务副部长庄应强出席会议。嘉兴南湖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赵渊主持会议。
				为进一步强化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切实以“强党建、促规范、助发展”为引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浙江省民政厅组织开展首次全省品牌社会组织案例征集。
				近日,由省社科联业务主管社团浙江省鲁迅研究会与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联合主办的鲁迅与20世纪“浙江潮”现象学术研讨会暨浙江省鲁迅研究会2025年年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北京鲁迅博物馆、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等省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事业单位的七十余位专家学者与会,会议收到论文近六十篇。
				10月20日,浙江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临时党支部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为持续巩固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成果,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2025年10月19日,浙江省翻译协会功能型党支部在杭州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总结会。会议全面总结了近期开展的学习教育成果,系统梳理了作风建设的实践经验,并就推动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作出部署。党支部书记蔡方仁主持会议,全体党员和协会领导出席会议。
				
				
				点击播放视频
				点击播放视频
				两宋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有它的独特韵味。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无论是物质世界的光彩夺目,还是精神世界的审美意趣,宋文化总让人感到意味深长。让我们跟着《夜听宋韵》,回眸两宋文明,品味文化精髓。在杭州西溪河的晨雾中,为纪念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而重建的“道古”桥如一弯新月静卧水面。
				两宋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有它的独特韵味。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无论是物质世界的光彩夺目,还是精神世界的审美意趣,宋文化总让人感到意味深长。让我们跟着《夜听宋韵》,回眸两宋文明,品味文化精髓。公元1052年的初夏,徐州驿馆窗外的香樟叶簌簌落下,一位病骨支离的老者正在窗前提笔撰写自己时间跨度最长的一封奏章《遗表》。
				两宋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有它的独特韵味。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无论是物质世界的光彩夺目,还是精神世界的审美意趣,宋文化总让人感到意味深长。让我们跟着《夜听宋韵》,回眸两宋文明,品味文化精髓。
				近日,由全国31个省区市社科联共同主办,江苏省社科联承办的第三届“人文社科之光”社科普及短视频大赛圆满落幕。我省多项作品分获一等奖、三等奖。大赛以“非遗流芳·博物札记:奇妙社科知识之旅”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近2300部作品申报参赛。这些作品聚焦于“非遗里的人文社科知识”“博物馆中的文化符号”以及“生活中的社科知识”等主题,生动展现了各地区丰富的社科文化底蕴和特色。
				近日,由省级基层特色人文空间——杭州西湖国学馆倾力打造的 “浙水研学 —— 小小碑刻守护人”青少年研学实践活动,在杭州孔庙碑林圆满落幕。作为浙江省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普及阵地,杭州西湖国学馆深入挖掘本土碑刻资源,巧妙地将《南宋太学石经》《五代钱元瓘墓石刻星象图》《浙江省城水利全图》等珍贵碑刻遗存转化为“跨学科研学课堂”。
				你可知道,一张看似普通的供销结合合同,竟曾惊动过毛主席?在浙江平湖新仓镇,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一段被称为“新仓经验”的红色记忆里。短短数年间,这个以“1955”命名的红色IP,不仅将老供销社的故事讲述得绘声绘色,更通过一座场馆、一场话剧、一条研学路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走进、坐下,甚至参与演绎。
				为积极响应“浙哲共富行”活动号召,近日,在浙江省首批文化特派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吴茂英教授的带领下,浙江大学管理学院联合浙江外国语学院组建“不灭窑火”志愿服务团队,深入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开展志愿服务。团队紧扣“以文化激活乡村文旅产业,促进共同富裕”的主题,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赋能乡村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溪头村文旅产业升级注入社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