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代隐士寒山子曾漫步的古道旁,一片多彩田园正成为浙江中小学争相打卡的“网红课堂”。这里没有枯燥的书本,只有散发着稻香的泥土、传承千年的手艺和回荡着唐诗韵律的空气。天台寒山多彩田园研学基地,以一根小小的年糕为支点,撬动了“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庞大生态,不仅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感知文化,更让古老的乡村在研学热潮中焕发新生。
一、案例目标
天台寒山多彩田园研学基地,活动以农事、节气、习俗等地方元素为主,融入非遗、和合、诗路等文化元素,以时间为序设计了“春山茶旅”“荷事生花”“趣说啃秋”等沉浸式研学课程,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在探究中动脑,在实践中创新,把田园文化和课程教育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劳动观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通过研学活动,盘活了当地的农业资源、闲散老手艺,也带动当地的农业、农产品、非遗手艺等传承与发展,增加了地方季节性就业人员,形成“以研促农、以旅彰文”的发展路径,让各方都在活动中受益,真正实现农文旅的合作共赢。
“龙行糕升”创意作品展
二、案例背景
天台寒山多彩田园研学基地,是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台州市社科普及基地、台州市中小学劳动实践基地、台州市“浙东唐诗之路”文化研学基地,位于寒山子隐居地龙溪乡。基地以和合研学为特色品牌,构建起“文化+农业+旅游”三位一体的沉浸式研学教育平台。
杭州小王同学参加“龙行糕升”主题研学后说:“这个活动太具创意感啦!一根小小的年糕居然有这么多的变化,不仅有琳琅满目的花样年糕宴可以品尝,还可以自己动手做各种形状的动物年糕,想象无限,创意无限,太开心啦!”
寒山多彩田园研学基地
基地不仅有寒山、和合、唐诗等文化研学课程,还有茶旅、酿酒、节气等农耕研学课程,以及拓片、扎染、陶艺等非遗研学课程,可同时容纳2000人开展研学活动。
三、案例设计
天台寒山多彩田园研学基地创新实践“农文旅融合研学”,整合资源构课程、激活乡村兴产业、促多方共赢,赋能乡村振兴,成农文旅融合样板。
1.有效整合农文旅资源。在课程设计上,把农业、文化、旅游三者有效结合起来,将适合研学的资源通过转化、整合,融入研学课程中,通过“全链条融合”“沉浸式课程体系”丰富研学内容,提升研学的专业性。在资源转化创新方面,将 150 亩生态田园转化为“田间课堂”,开发茶旅工坊、节气农事等12类农耕课程;在文化场景再造方面,依托唐诗文化、和合文化等 IP,打造“荷事生花”“走寒山古道,悟和合文化”等沉浸式文化体验场景。通过资源有效整合,形成“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四季研学矩阵,年接待量突破 8万人次。
蓝晒团扇体验
2.激活乡村振兴细胞。将遗落在乡村的非遗、美食、手工等技艺重拾,让其发挥光芒,产生文化和经济价值,让研学对象更好更真实地了解农业、农村、农民的生活,实现文化活态传承。如“龙行糕升”研学有效激活年糕产业振兴,在文化传承方面,将捏糕花非遗技艺进行复活;在文创产品方面,开发出抹茶年糕、艾草年糕等6种不同品类的年糕,以及由蒸、煎、炸、炒等各种技艺形成的年糕宴等系列产品。在文化传播方面,通过“研学+直播”模式,直接带动年糕产品的销售量。正所谓“一根年糕撬动产业振兴,一项非遗激活文化基因”。
创意年糕现场教学
3.增进多方合作共赢。以研学为平台,顾及教育、文化、旅游、农业、村集体等各方利益,形成协同发展的共同体,实现美美与共,合作共赢目的。如“春山茶旅”研学,依托村、企、校共建模式,与寒岩村、茶园、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共同开展“三茶研学”,将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三者统筹起来,共享研学收益。同时,通过研学培训,让村民掌握研学服务技能,如采茶、炒茶等,提供季节性岗位,增加农民收入。
天台寒山多彩田园研学基地通过“农文旅融合研学”的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研学+”模式,不仅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更探索出一条以研学赋能乡村、以文化振兴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全国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研学样板。
四、案例成果
该研学活动自开展以来,运用“和合研学”公众号进行宣传,受到当地家长、教师、学生及乡村百姓等喜爱,尤其是学生的春秋两季研学活动,家长、教师更是应接不暇。如屯桥中学的“我们一起上春山”主题研学,不仅把寒山文化、诗词文化、节气文化、体验文化等融合到一起,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凝聚力、实践转化力、创新力,学生的多篇研学文章在当地媒体、报纸发表。“花漾茶事”研学活动,还成为县社科联社科普及周的代表性活动,不仅在浙江省教育科技频道、文化浙江大讲堂播出,还在中国蓝新闻网、浙江社科等媒体宣传,同时,学生的研学习作在天台报上发表。
花漾茶事之采茶现场
基地作为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标杆企业,领头人陈丽娟入选中国“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还在浙江卫视进行专题报道,聚焦其如何以文旅融合为支点,撬动乡村振兴新图景。目前,该研学活动已进入全县中小学校园,在天台小学等学校常态化开展20个研学课程,成为“和合研学进校园”的典范。
天台寒山多彩田园研学基地以“农文旅融合研学”的实践,实现了“教育有温度、文化有厚度、经济有活力”的多重突破。通过构建“研学+”生态系统,不仅让千年和合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更以文化振兴为支点撬动乡村全面振兴,为新时代“千万工程”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天台方案”。
案例负责人:陈秋月
审核专家:张密珍 中共天台县委党校
出品基地:天台寒山多彩田园研学基地
推荐单位:台州市社科联、天台县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