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小单元”里的“大文章”
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浙江省社科联以“勤廉小单元”建设为抓手,将清廉建设目标任务落细落小落实,一体推进省社科联机关、支部、业务主管社会组织等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创新实践不仅体现了“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治理智慧,更展现了社科系统以自身特色优势服务清廉建设的使命担当,荣获全省清廉建设成绩突出单位。那么,省社科联是如何用“小单元”书写好清廉建设的“大文章”的呢?
一、 “单元”虽小,责任重大:为什么是“小单元”?
社科联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重要阵地,其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典型的小机关大系统单位,党风廉政建设面临专职力量弱与工作领域大的矛盾冲突,譬如浙江省社科联业务主管有119家社科类社会组织,链接着经济、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人员与活动众多、社会影响面广。但同时,这些组织也存在结构相对松散、人员以兼职为主等特点,容易产生领导干部兼职不规范、业务活动过度市场化、财务管理不到位等廉政风险。
“勤廉小单元”建设正是针对这些痛点应运而生,打破了“一刀切”的传统模式,将清廉建设分解到机关、各支部、业务主管社会组织等最小工作单元,实现精准施策、分类指导。这种“化整为零”的策略,让清廉建设从“抽象要求”变为“具体实践”,从“面上部署”落到“点上开花”。
二、 “单元”怎么建?浙江社科联的实践探索
(一)机关单元:打造勤廉并重的“示范窗口”
省社科联机关率先垂范,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先后赴义乌察院厅廉洁文化教育基地、省委党校党风党纪教育馆、湖州清廉馆等地现场学习,让清廉教育“活”起来。修订完善《省社科联党组工作规则》《省社科联党组“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实施办法》等制度,出台《推进“勤廉小单元”建设的工作方案》,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
数字化赋能成为一大亮点。省社科联以“数智社科联”建设为契机,围绕课题申报、专家评审等关键环节,构建数智化管理应用场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深入开展“三为”服务活动——为基层社科组织服务、为社科学者服务、为人民群众人文社科需求服务,持续弘扬“亲清”型社科文化。
(二)支部单元:筑牢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
各支部成为清廉建设的前沿阵地。全员签订《省社科联机关党员干部廉洁承诺书》,开展党员干部违规吃喝问题专项整治,排查廉政风险点,坚决防范业务工作中的不正之风。
“五星支部”“先锋支部”培育与清廉建设同频共振。各支部认真落实“三张责任清单”,将纠治“四风”问题纳入日常监督、党建督查和支部书记党建述职评议,让每个支部都成为清正有为的“勤廉单元”。
(三)社团单元:织密规范发展的“防护网络”
针对社会组织可能存在的三大风险——领导班子兼职不规范的廉政风险、业务活动市场化的法律风险、自我管理不到位的治理风险,省社科联打出组合拳:
出台《关于推进清廉社会组织建设的实施方案》,将清廉建设融入社会组织成立登记、年检年报、等级评估、评优推荐等各环节;开展专项监管整治行动,建立干部兼职、业务开展、财务管理的精准管控机制;打造示范样板,浙江省浙商研究会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清廉社会组织建设观察点”,省经济学会、省乡村旅游研究院入选“全省清廉社会组织建设百家范例”。
如今,119家业务主管社会组织均已实现党组织和党建工作“两个全覆盖”,清廉建设已成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三、 “单元”何以有效?理论思考与机制创新
“勤廉小单元”建设之所以成效显著,关键在于把握了社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规律,创新了工作机制与方法。
(一)分类施策:从“一刀切”到“精准滴灌”
社科系统单位类型多样,特点各异,必须避免“大水漫灌”。省社科联针对机关、支部、社团不同特点,制定差异化建设方案,实现了从“一刀切”向“精准滴灌”的转变。这种分类施策的方法,提高了清廉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数字赋能:从“人盯人”到“数智治”
依托“数智社科联”建设,省社科联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廉政风险防控,实现了从传统“人盯人”监督向现代“数智治”管理的跨越。课题申报、专家评审、经费使用等关键环节全程线上留痕、透明运行,有效防范了廉政风险。
(三)文化浸润:从“硬约束”到“软引导”
省社科联充分发挥理论阵地优势,注重清廉文化理论研究宣传,立项《地方政企统合治理中的高廉政风险防范机制研究》等省社科规划清廉建设课题,为廉政实践提供扎实的理论支撑。同时,发挥全省13个以廉政(家风)为主题的科普基地作用,组织开展好以廉洁为主题的科普活动,让清廉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与省纪委省监委、省委宣传部联合开展廉洁文化优秀理论成果推选活动,共评选出3大类25项优秀成果;与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联合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阐释”专项课题,设立“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构建研究”选题。
这些理论研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决策参考。《加快推进浙江营商环境立法助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等10余篇社科要报受到省领导肯定性批示;浙商研究院每年发布的新型政商关系“亲清指数”,成为反映我省政商关系动态状况的“风向标”。
四 、启示与展望:让“小单元”激发“大能量”
浙江省社科联“勤廉小单元”建设的实践,为我们深化社科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启示一: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树立“全域清廉”理念。清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机关、支部、社团等同向发力,形成“一盘棋”工作格局。
启示二:必须突出社科特色,做好“结合”文章。社科系统的清廉建设要充分发挥理论优势、人才优势、平台优势,将清廉理论研究与廉政实践创新有机结合,形成特色品牌。
启示三:必须注重数字赋能,提升智治水平。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推动廉政监督转型升级,实现廉政风险精准识别、精准预警、精准防控。
启示四:必须强化文化浸润,营造浓厚氛围。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廉洁元素,营造以文化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浓厚氛围。
“单元”虽小,关乎全局;“勤廉”二字,重若千钧。浙江省社科联将持续以“小单元”谱写清廉建设“大文章”,深耕“勤廉小单元”建设,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方法载体、强化数字赋能、培育特色品牌,推动形成层层抓落实、处处见实效的清廉建设新局面,为高水平建设社科强省提供坚强保障。
作者:徐健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