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市社联了解到,我市智库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已遴选出绍兴市新型重点专业智库7家、绍兴市新型重点培育智库9家,并与之前遴选的30余家绍兴市新型智库联盟成员一起,构建形成“重点专业智库+重点培育智库+智库联盟成员”三级梯队培育机制。
我市长期以来重视智库建设,并以绍兴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共政策为主要研究对象,打造新型智库,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专业支撑。本次遴选确定的16家重点建设智库,主要依托我市各大高校、党校机关设立,研究范围覆盖文化产业、区域经济、新时代胆剑篇、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重点领域,不少智库多年来深耕学术研究一线,已取得多项研究进展。如依托市委党校建立的绍兴市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汇聚专家教授10余人,以绍兴产业结构优化、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核心研究方向,累计调研企业300多家,80余项咨政成果得到部门采用。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建设的绍兴市旅游经济与发展研究院多年来深耕文旅产业升级、文化遗产保护两大核心领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近20项,目前正着手开展绍兴“古城申遗”问题与对策研究、研学旅游品牌打造等课题研究。
为持续激发智库创新活力,今年以来,我市还出台了《绍兴市新型智库建设管理办法》,明确智库“学术影响力”“政策影响力”“社会影响力”“智库成长力”多维评价标准,新型重点专业智库、重点培育智库建设周期为5年,采取动态评估机制,实行优胜劣汰。
据悉,市社联正按照市委全会部署,汇聚全市社科智库力量,重点加强“产城人文融合发展”方向的研究和成果转化。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筛选15个课题列入“1212”智库重大课题研究攻关,大部分课题已完成研究成果,其中《绍兴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共富示范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绍兴推动黄酒经典产业传承发展的对策和建议》等课题成果得到各界广泛肯定。
(绍兴市社科联 供稿 转自绍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