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集章手册的指引,孩子们穿梭在“志摩故里·硖石”的青石巷弄,了解海宁文化复兴脉络;沿着诗人徐志摩的足迹,在志摩故居解码古镇硖石的人文基因;在西山公园的防空洞内,学习人防知识……这个夏天,海宁市硖石街道推出的CityWalk集章活动,以“打卡学新知”的方式,迅速成为市民追捧的“社科新时尚”。
“辖区内文旅资源丰富,更是拥有‘浙哲科普人文空间’——志摩故里·硖石,因此我们创新科普研学模式,推出该集章活动,深度融合全域旅游,打造特色科普研学线路,推动科技、文化、旅游与研学有机融合。”硖石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硖石街道深耕“一路彩‘硖’·乐享‘石’光”文旅活动品牌,依照年轻人的喜好,定制推出CityWalk集章活动,巧妙地将辖区内的科普场馆、历史建筑、红色基地整合成文兴硖石、一路彩“硖”、乐享“石”光三条文旅打卡路线,这个暑假已经吸引了上千人打卡。
如何真正实现科普全民参与共享?硖石街道通过“融合+创新”,营造了科学普及工作的最优社会氛围。8月9日下午,干河街历史文化街区迎来18位青少年,他们在徐志摩故居进行趣味“寻宝解密”,在徐家老宅体验非遗盘扣手作。这场融合历史解密与传统手作的研学之旅,正是今年硖石街道推出暑期“摩登少年”成长计划的传统技艺篇。“通过活动,激活在地文化资源,深化青少年对本土人文底蕴的认同感。”硖石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以徐志摩旧居、徐家老宅为文化载体,通过沉浸式解密探秘、非遗手工实践等形式,引导青少年在解密历史、体验传统技艺的过程中,强化“摩登少年”品牌印象,感悟创新与人文交融。
阵地夯基,服务提质。在怀萱新堂,东山社区50余名青少年化身“小小航天人”,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沉浸式航天探秘之旅;在荷叶村海宁抗战史展览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正在开展;在西山防空洞,学生们集体观看爱国主义题材电影,在特殊的历史场景中重温革命历史;在横头街历史文化街区,一场以“光影书香”为主题的九斤电影艺术馆静安书房启用暨致敬史东山艺术人生活动拉开帷幕……硖石街道充分发挥各级红色社科普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立足居民所需所盼,让各红色阵地既发挥特色又联动融合,打造出红色矩阵,高质高效推进社科普及工作,让理论从“圈内”走向“圈外”。
延伸触角,普惠共享。为让人人尽享“社科盛宴”,街道延伸打造多个村社科普点,培育特色子品牌。依托社会科学普及周、传统节日等节点,年均开展知识竞赛、法律咨询、专题讲座、主题研学等科普活动数十场,基层活力持续迸发。同步组建科技志愿服务团,推行“基层点单、服务团接单、群众评单”模式,推动科技志愿服务规范化、常态化。
接下来,依托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社科资源,硖石街道将持续建强科普阵地及基层特色人文空间,加快推进新时代文化高地建设,为高水平文化强省贡献硖石力量。
(海宁市社科联供稿 转自浙江日报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