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湖市社科联坚持以挖掘文化遗存、链接多元资源、培育在地团队为核心路径,依托社科专家与“孝善特色村”杉青港村结对,打造“孝善花开”社科文化品牌,进一步推动基层文化实现创新传承、跨域传播,让乡村的“文化地瓜”越种越大。
深耕文脉,强化社科研究根基。通过地方文献梳理与田野调查,系统考证属地文化遗存,勘校仁寿桥凉亭楹联、太平桥铭文等史料,对古桥梁修建故事作深度挖掘,并出版《美丽的杉青港》《诗咏杉青》等社科研究书籍,为孝善文化渊源提供了学术支撑。同时,深化“专家指导+村民实践”传承模式,开展“白鱼望娘”文化活动、孝德讲堂、家风家训分享、“悦读·家”诗文诵读等接地气的社科普及活动,累计评选“十佳孝德星”40余人,推动孝善理念浸润民心。
创新表达,拓展社科传播维度。立足杉青港村“白鱼望娘传说”、许明清烈士事迹等特色资源,指导编排情景剧《小白鱼》、快板《唱唱最美杉青港》、话剧《许明清》等文艺作品,并先后亮相嘉兴市文化特派员项目路演、“文化平湖Pai”品牌成果展、第六届“白鱼望娘”文化活动等舞台,以艺术化形式生动诠释孝善文化内涵,显著提升了“孝善花开”品牌的社科影响力与传播力,让老百姓在浅显易懂的情景演绎中体会历史内涵。
激发内能,构建社科培育体系。注重培育内生力量,指导组建“村嫂文艺队”,鼓励村民挖掘讲述身边孝善故事,积极参与乡村微电影制作、文旅推介、“村晚”节目编排及文化阵地内容建设。挖掘村史研究,撰写《古体诗中关于芦川乡贤的故事》等村史文章,通过再现历史文韵,唤醒当代青年乡土记忆,为社科普及提供了优质文化载体,同步建设线上线下文化阵地,构建起立体化的乡村文化生态系统。
(平湖市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