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OA系统 | OA系统

省社科联组织观看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并热议

发布时间:2025-08-11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内涵及其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电视专题片《文化的力量——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溯源与实践》播出后,省社科联第一时间动员部署,通过机关学习会集中收看、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交流分享、个人自行收看等形式组织学习,做到党员干部职工全覆盖。其中,8月7日下午,省社科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职工集中收看专题片第一集《文以立心》;8月11日上午,省社科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组织观看专题片第四集《文以化人》。

通过学习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回望20年来浙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深入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的非凡历程和丰硕成果,令人倍感振奋和鼓舞,从中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深邃的文化理念、宏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情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为高水平建设社科强省夯实思想根基、凝聚强劲动能。

现摘编部分心得体会

郭华巍(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探索的系统布局,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鲜活的例证,进行了实践探索,《文化的力量》电视专题片以文化建设“八项工程”生动的历程和鲜活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通过观看电视专题片,一是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文化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推进“两个结合”,通过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二是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文化情怀,牢固树立文化惠民,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让广大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不断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三是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激活了文化力量,将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紧密结合,将文化建设融入各项事业发展中,真正释放文化的强大力量。四是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把握文化规律,在推进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中遵循科学规律,做到“虚功实做”,以“工程化”方式推进文化建设,以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创新发展。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以高水平建设社科强省的实际行动助力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

陈先春(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浩若烟海、博大精深,既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在《文化的力量》专题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保护传承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悠久深厚、意韵丰富的浙江文化传统,是历史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开拓未来的丰富资源和不竭动力”。在片中几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如在2003年,习近平同志到良渚遗址调研,当时的遗址现场山石裸露、尘埃满天飞扬。看到这番景象,他强调“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又如,对“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全程支持、念兹在兹,项目的每一个关键点、每一段攻坚期,都亲自引领、亲力推动,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前后历时17年最终形成标志性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巨大根系,是中国人民迎风搏浪时的定海神针。浙江历史底蕴深厚,赓续文脉的责任尤为重大。在高水平文化强省建设的新征程中,我们应大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浙江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使其在新时代绽放璀璨光芒。

杨金柱(省社科联规划处副处长):文化最忌表面文章,学术尤需深耕细作。在《文化的力量》专题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浙江文化研究工程,这是因为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 与“魂”,也要求我们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助力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的千年丹青之美惊艳世界,到良渚古城研究改写世界对人类早期文明的认知,再到宋韵文化经提炼转化后融入当代生活风尚……文化研究工程之所以能托举起“文以立心”的价值追求,正在于它以十年磨一剑的沉潜砥砺,以深耕文脉为根基、以观照现实为导向,连通浙江的历史根脉与未来发展,从而淬炼出滋养时代人心、激发创新创造的力量,也让学术成为文化建设最硬核的支撑。

胡逢阳(省社科联规划处一级主任科员、省文化特派员):专题片《文化的力量》用一件件鲜活事例,生动呈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浙江的生成脉络与实践伟力,让我们充分体悟到伟大思想从何而来?文化自信何以立心?专题片中提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社科工作者提出的“真”“情”“实”“意”要求,提到了文化的力量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之中。作为省社科联派驻下姜村的文化特派员,我牢记“真”“情”“实”“意”要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下姜村谋划实施“栀子花开”农文旅融合项目,做好人文经济学的乡村实践。20多年前,下姜村迎来了科技特派员带领村民种植栀子花,实现脱贫增收;20多年后,作为文化特派员,我们将栀子花注入文化的力量,让栀子花在下姜村成为文化之花,栀子花不再是单一的农产品,而是实现了生态产品化、文化产业化和区域协同化,栀子花海成了旅游打卡点,“栀子花开”IP驱动三产融合,大下姜联合体共享了品牌红利。我们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做好下姜村的文化建设,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卿周子(省社科联科研处一级主任科员):《文化的力量》电视专题片用鲜活案例和生动的故事,深刻阐述了文化是引领思想的灵魂,是推动发展的最深层力量。我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意蕴深刻,是指引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光明灯塔,为加快建设高水平文化强省和高水平建设社科强省指明了前进方向。文化的力量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浸润。浙江文化底蕴深厚,不仅有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圣地的良渚遗址,更有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的“红船精神”,还有独具魅力的宋韵文化、讲究经世致用的永嘉学派等等,这些优秀文化滋养着之江大地。文化的力量也同样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总结义乌是“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发展,这深刻指明创新在文化事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需要突出做好改革创新和理论总结文章。作为青年干部,我们应当立足岗位践行文化使命,更加自觉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