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潮新闻|社科润乡土笔墨绘新篇! 嘉善姚庄探索社科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7-03

|

来源:嘉善县社科联供稿 转自潮新闻客户端

浏览:

近日,2025年嘉善县社科普及周重点活动之一的“画里桃乡”农民画培训班与横港村“画笔勾勒乡土情农民艺术绽新篇”活动双向联动,培训班在横港村开课,既为社科普及注入艺术活力,又为乡村艺术发展搭建社科平台。

课堂上,画家们齐聚一堂,市级非遗传承人马万芳老师授课讲解农民画创作技巧,从线条勾勒到色彩渲染,从构图布局到意境营造,手把手指导学员。村民们有人展示新作,讲述创作背后的乡村故事;有人提出疑惑,在讨论中碰撞出艺术火花……

近年来,嘉善县姚庄镇秉持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工作理念,持续创新工作,加大投入力度,丰富活动载体,推动社科普及工作深入基层、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不断提升社科普及覆盖面和影响力,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社科普及之路,为提升全民社科素养,推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香湖社科聚群英

“在姚庄,一条可观、可游、可赏、可居的‘桃源渔歌’风景线就是一场诗和远方的双向奔赴。”

前段时间,嘉善县“遇见美丽嘉善”百姓名嘴基层巡讲活动在嘉善县姚庄“香湖”社科之家精彩开讲。由俞汇村居民陈富仙等12位百姓名嘴团队带来的宣讲+快板《和谐家园点点点》尤为引人注目;宣讲员吴婉涛则以“桃源渔歌”风景线为切入点,带领居民们踏上了一场“诗和远方”的农文旅之行……活动现场,情境式宣讲、互动问答等多种宣讲形式交织融合,赢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嘉善县姚庄“香湖”社科之家位于姚庄镇沉香共同富裕聚落水乡SOHO,项目包含了沉香共同富裕聚落展示馆、华为(长三角)数字经济创新中心、社科书房、“理响嘉善”宣讲之家等多个独立功能室及功能建筑。

自2023年建成以来,社科之家成功承办了“上新了,00后talker”第三季青年理论宣讲训练营活动,陆续开展了桃花季等精品活动30余场,招引了包括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建中在内的社科专家20人,在册香湖社科志愿者80余人。

如今,姚庄镇聚焦社科品牌营造,围绕“香湖社科”、“香湖人文”、“姚望未来”等社科品牌活动,汇集了来自长三角各地的参与者,涵盖了文化艺术、科技创新等多个领域,加强了区域内外部的思想交流与合作,加深了长三角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田歌嘹亮入校园

“东南风吹来呀哎,暖洋洋哎,放牛娃啊来来……”

下午3点半,位于嘉善县姚庄镇的嘉善县丁栅中心学校的音乐教室里传出了整齐而稚嫩的嘉善田歌声。现场,嘉善田歌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高建中身穿传统服饰,带着30多位学生一起学唱原生态嘉善田歌《牧牛呼声》。

嘉善田歌是浙江省嘉善县地方传统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嘉善县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杭嘉湖平原上,世代相承的农耕文化孕育了当地特有的水乡民歌。丁栅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善田歌的主要发源地,丁栅中心学校也将田歌作为固定课程纳入教学大纲,并邀请高建中作为特聘教师每周授课。将嘉善田歌纳入校园教育体系,是社科普及与传统非遗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孩子们更喜欢节奏明快、贴近生活的旋律。”高建中专门设计了嘉善田歌教学课程——既用少儿田歌激起学生们对于田歌学习的兴趣,同时还向学生们传授最原生态的嘉善田歌,让他们深刻地了解嘉善田歌的魅力。每学期末的“田歌小舞台”比赛,更成为学生们展示学习成果的欢乐盛会。

为让非遗真正“活”在校园,丁栅中心学校对田歌进行适当改编,更贴近学生们的生活,例如深受学生们喜爱的嘉善田歌《青青校园丰收来》就是由《南湖的菱花开了》改编而来,让学生们能够唱出新时代少年的幸福生活。学校还专门编撰了嘉善田歌的教材《栅里歌》,其中不仅记录了各种嘉善田歌的歌词和曲调,还写有嘉善田歌的历史渊源和传承人故事,让学生能够更加了解嘉善田歌的点点滴滴。

“画理桃源”展新卷

当“六一”儿童节遇上农民画,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近日,在桃源新邨社区,一场以“画理桃源”为主题的农民画画展正以鲜活的笔触勾勒出乡土与时代的交融图景,也是社科资源下沉基层的生动缩影。文化特派员庄菊华携“老中青少”四代学员,通过“展教融合”的新模式,让社科普及跳出了单向灌输的框架,转化为居民可参与、可创造的共同实践。

画展现场,文化特派员庄菊华化身“文化引路人”,她牵着孩子们的稚嫩的小手穿梭于一幅幅农民画间,用生动的语言解读画中故事,从稚嫩童趣的蔬果图到笔触老练的田园景,庄菊华以农民画的质朴语言为孩子们讲述着二十四节气里的农耕智慧。

画展尾声,孩子们捧着农民画文创礼包雀跃而归。这些作品正以衍生品的形式浸润社区日常,在桃源新邨社区绘就了一幅“老少同乐、文化共融”的生动图景,让艺术真正“活”在烟火人间。

这场画展背后是庄菊华深耕社区文化土壤的持续耕耘,有文化特派员入驻的“画理桃源”农民画培训班,以“零门槛”打破年龄界限,从“零基础”到独立创作,绘就老中青少”四代同堂传习新图景,据悉,已成功开设近60节课程,吸引800余人次的参与。文化特派员作为打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最后一公里”的新型力量,正在社区持续释放“文化引擎”动能。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文化特派员庄菊华用她的画笔在社区编织着一张特殊的文化传承之网,这张网连起了不同年龄段的居民群众,串起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更系紧了乡土文化的根脉。

姚庄镇通过"香湖社科"的平台建设、田歌进校园的活态传承、农民画社区的代际共融等创新形式,让理论变得可触可感,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光彩。这种"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的社科普及模式,不仅打通了文化惠民的"最后一公里",更构建起一个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文化生态圈。

来源:潮新闻

(嘉善县社科联供稿 转自潮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