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泰顺非遗设立青春智库,让青年抵达

发布时间:2025-07-03

|

来源:泰顺县社科联

浏览:

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泰顺首次设立“非遗青春智库”,16位35岁以下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与10位特邀青年专家汇聚一堂,围绕“非遗如何融入现代生活”“技艺怎样讲述时代”等话题,开启一场跨代际、跨领域的对话。这不仅是一个平台的诞生,更是当下文化状态的呈现——非遗正青春,青年主场。

16位35岁以下的非遗传承人与10位特邀青年专家,共同组成了本次智库的主要阵容。一位位传承人、青年学者、文创设计师围坐在多功能厅里交替发言。他们谈木拱桥的结构之美,也谈小程序里的“非遗打卡”;他们讲师傅如何教自己编织棕叶,也讲一件石雕如何在直播镜头前找到新的归属。他们中有人以技艺为声,有人以思想为光,初次相逢,却似早已在时光深处结下默契。

泰顺非遗青春智库以“智汇青春力量,赋能泰顺非遗” 为宗旨。通过促进非遗传承人与青年群体的深度交流合作,实现泰顺非遗的可持续传承与创新性发展,让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运作模式。智库构建“政-产-学-研-社”协同合作网络。由泰顺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统筹全局,制定政策支持与资源整合方案;泰顺县社科联负责提供学术理论支持与跨学科研究指导;泰顺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非遗项目梳理、传承人对接与技艺指导;联合高校开设非遗研学课程,建立非遗创新实践基地,每年选派相关专业学生参与实践。企业为项目提供市场调研、资金投入与销售渠道,形成“政府引导、专业支撑、企业助力、青年参与”的合作模式。同时,建立非遗项目资源库,涵盖技艺概要、文化内涵、代表性图像等资料,支撑创意研发与传播设计。智库特邀来自高校科研、文化设计、数字传播等领域的青年专家,为非遗项目提供学术与创意支持。

二、项目机制。智库采用“重点课题招标+青年项目申报”双轨制管理机制。围绕泰顺非遗传承与传播中的关键议题,每年设立若干命题方向(如“药发木偶新型表演探索”“木偶戏剧院发展模式探索”),向社会公开征集项目方案,同时鼓励青年团队自主申报创意项目。项目由专家评审后择优立项,并给予专项资金与导师指导支持。建立项目全周期管理体系,从立项、实施到验收均配备专业跟踪机制,确保实施质量与实际落地效果。

三、交流机制。智库打造“四季主题活动”品牌,今年以“夏季研习营—秋季创意赛—冬季成果展”为节奏,持续推进青年与技艺的深度对话与实践创新:夏季举办“非遗技艺暑期研习营”,组织青年走进泰顺非遗传承基地,学习如提线木偶、土陶、传统香器制作等代表性技艺;秋季设立“非遗青春创意大赛”,围绕非遗文创设计、数字传播方案、文旅融合策划等内容开展青年创意比拼;冬季推出“非遗创新成果展”,集中展示年度优秀成果,包括文创设计、数字传播、技艺转化、生活场景实践等项目案例;此外,智库还将同步建立线上社群,定期组织非遗主题线上交流活动,促进常态化互动,持续营造开放、多元、可参与的青年非遗生态。     

“泰顺非遗青春智库”这一交流平台,汇聚了青年传承人、设计师、研究者与企业实践者的多元路径,以“项目+对话”的方式,建立一条传统与时代之间的实践探索,让非遗正青春。

(泰顺县社科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