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迎接浙江省社科联第九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全面展示五年来全省社科普及工作的创新成果,特别推出社科普及创新活动案例和红色基地精品活动案例。这些案例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活动设计新颖、实践故事生动、呈现方式丰富,具有典型意义。期待通过本栏目,让更多优秀的社科普及案例得到推广传播,推动社科普及工作高质量发展,为提升公众人文素养作出更大贡献。
一、案例目标
宁波工程学院传声童社科普及基地基于海外少儿认知特点,创新打造“嗨!这里是中国”项目,研发四册双语绘本及配套传播体系,通过轻量化、趣味化、体验式设计,实现中华文化的精准、可亲、可感传播,有效降低文化理解门槛,深度浸润海外少儿群体,促进中华文化深度融入国际受众。
二、案例背景
响应国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创新对外宣传方式,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要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重要指示。
团队成员在匈牙利担任华文志愿者期间,有次课上一位当地的女孩指着书里的窑洞问:“中国人为什么住在山洞里?不是只有原始人才会住吗?”类似的问题几乎每节课都会碰到。我们走访了布达佩斯七所华校,发现当地90%的华文教材照搬国内,文化理解障碍问题非常突出。对外文化传播面临着文化壁垒高、形式单一、渗透力不足的问题,我们希望针对这些问题,去创作一系列中华文化对外传播图书。项目团队尝试从人类共有的感知维度切入,结合轻量化、体验式载体,开始了第一套文化科普绘本的创作尝试。
三、案例设计
项目以原创双语科普绘本《嗨!这里是中国》为核心,突破传统模式,构建了三大创新支点:
(一)认知破壁:用“世界语言”解码中国符号
摒弃宏大叙事,精准锚定“形状、颜色、字母、数字”四大人类共通认知维度。从浩瀚中华文化中精选100个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中国科技文明之光的文化符号(如月饼形状象征团圆、高铁速度代表现代中国、“中国红”蕴含喜庆),通过创意手绘插画+拼音+英文解析,创作四册双语绘本,实现文化内涵的直观可视化,向海外读者展现了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深厚文化底蕴与现代科技大国的勃勃生机。例如,“红色”单元串联春节红包、祈福对联、婚庆喜服、国花牡丹等,通过具象化的符号直观展现,帮助国外孩子自然领悟“中国红”的情感密码。
(二)生态构建: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闭环
创新提出并实践“图书(知识载体)+文创(体验媒介)+活动(实践平台)”三位一体传播生态链。
图书奠定基础:提供核心知识框架。
文创促进体验:配套开发明信片、手绘折扇、手工材料包等10余种文创。学生可通过拓印青花纹样、编织简易中国结,折叠传统服饰,亲手触摸文化肌理,将抽象符号转化为具身体验。
活动增强实践:设计丰富活动矩阵。图书文创捐赠至匈牙利匈中双语学校、斯洛文尼亚科佩尔孔子课堂等20余所海外院校图书馆,成为日常接触窗口。在匈牙利埃杜图什大学开设“从数字认识中国”等课程,将文化知识融入互动教学。在匈中双语学校、格林纳达孔子学院举办“传统文化读书营”,让海外儿童体验到中国文化的可亲、可敬、可触摸、可感受,在互动中深化理解。在浙江-中东欧教育智库联盟年会进行图书发布,并举办“嗨!这里是中国” 科普展,吸引多国嘉宾驻足交流。
(三)数字赋能:轻骑兵突破时空界限
拥抱短视频等轻量化数字传播。制作英语短视频,针对海外少儿的认知习惯,团队制作了10个英语短视频,每个视频聚焦于一个特定中国符号,以生动画面和地道解说展现中国符号背后的故事(比如书法、文物等),通过生动和地道英语解说,将抽象文化内涵转化为视觉故事。同步制作电子书触达更广泛线上受众。
四、案例成果
(一)活动数据
直接覆盖:项目走进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格林纳达、新西兰等10余国,捐赠图书文创覆盖20余所院校及机构。版权输出塞尔维亚,由Portalibris出版社在当地出版发行。
深度参与:举办专题课程、文化营、展览等活动11场,海外直接参与者超1000人次。
线上传播:图书上线美国OverDrive平台,覆盖全球84个国家88000家图书馆。
(二)公众反馈
项目得到了匈牙利教育署副主席雷内塔女士的肯定:“ 《嗨!这里是中国》非常棒。它展示了中国的方方面面,比如文化、科技、历史、文学,是很好的了解中国文化的资料。”埃杜图什大学国际交流部主任玛尔塔教授:“这些书太赞了!我很喜欢里面的插画,我希望我能更年轻一些,就可以从这些书中学习汉语。”图书以及活动受到了匈中双语学校、中德实验学校师生的欢迎和肯定。
(三)媒体报道
获新华社、《国际出版周报》《出版人》杂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中国青年报》等权威媒体报道;项目成果亮相委内瑞拉、南非国际书展。
(四)权威认定
《嗨!这里是中国》入选2024年度全国桂冠童书百强书单,其“海外宣传推广项目”获评桂冠童书创新项目奖。
彩蛋时间
在潘诺尼亚大学交流会结束后,一位老教授追出来,略带羞涩地希望能复印我们的图书——他痴迷中国文化的小孙女生日在即,正苦于寻找礼物。我们当即决定,将随身携带的最后一套样书赠予这位祖父,作为他孙女的特殊生日礼物,希望她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来到中国,爱上中国。
案例主创:杜莹
审核专家:肖荣春 宁波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教授
出品基地:宁波工程学院传声童社科普及基地
推荐单位:宁波市社科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