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宣传形式上,衢江坚持“多元创新、内容为王”,加大宣讲方式和内容的创新力度。线上,通过“数字赋能”拓展传播渠道,制作《“8090”说》等系列短视频、音频;线下,充分发挥“微宣讲”“开放麦”的特点,将公交线路改造为“移动宣讲站”,探索出“公交微宣讲”模式。
近日,一场以“学思想・重六干”为主题的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选拔活动,在衢州衢江点燃了青春的星火。衢江正按照“理论进万家、育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推进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工作迭代升级。
“宣讲不光是输出,更是个人的进步,是破题能力的锻造。”衢江育才小学教师郑扬帆在选拔活动中说道。作为浙江首位“00后”宣讲名师工作室负责人,这位工作仅三年的“00后”,已是拥有五年宣讲历练的“老兵”。
他的快速成长,正是衢江区高质量推进青年理论宣讲品牌建设、系统培育青年宣讲人才的一个生动缩影。通过常态化展示和专业化训练,衢江构建起青年宣讲员能力提升闭环和人才培育机制。目前,衢江共有80、90和00后青年宣讲员1500多人,其中宣讲骨干180余人。
在宣传形式上,衢江坚持“多元创新、内容为王”,加大宣讲方式和内容的创新力度。线上,通过“数字赋能”拓展传播渠道,制作《“8090”说》等系列短视频、音频;线下,充分发挥“微宣讲”“开放麦”的特点,将公交线路改造为“移动宣讲站”,探索出“公交微宣讲”模式。
公交车上,来自区人力社保局的青年宣讲员占雨宁从家长里短入手,以一句“谁家里还没个需要找工作的大学生了”成功“破冰”,一份份就业创业的政策宣传小册子顺势分发到乘客手中。
当公交车成为“移动阵地”,不仅优秀青年宣讲员,沿线商圈店主、公交司机等群体也拥有了“以麦会友”的机会,分众化、对象化、场景化的表达得到更大施展空间。借“便车”之利,惠民政策穿越衢江大街小巷,以直接有效的方式融入群众日常生活。
衢江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每一次宣讲都是播种,越来越多的衢江青年握紧话筒,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上发光发热,将思想汇聚成推动时代前行的青春力量。
(衢江区社科联供稿 转自新华财经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