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社科联发挥文化特派员作用,组建社科专家、社科志愿者团队,通过开展社科普及活动,有效推进社科文化进基层,点燃基层社科燎原之火,有效弥补基层社科传播缺乏专业人才的困难。
一是“共享+延伸”,壮大基层社科人才队伍。平湖市根据社科专家和社科志愿者的专业特长,分别组建戏曲社科传播、历史文化普及、民族音乐交流和书画兴趣学习等社科志愿分队。根据基层实际需求,将社科专家和社科志愿者资源向周边小区、学校和文化阵地进行延伸,让更多居民群众就近享受到优秀社科文化。如当湖街道社科专家潘国平在南市社区“墨香学堂”基础上,下沉到金家村等基层阵地开展书法社科教学,让更多群众免费参加学习。
二是“项目+特色”,让社科活动常态化开展。以项目化的形式,通过设计“一人一品”菜单,创新打造各具特色的社科文化项目,让社科专家和社科志愿者助力基层社科传播从零星变为常态,通过久久为功,长时间打磨社科普及“菜品”,推动基层社科文化传播常态长效。如当湖街道南河头社区建立“戏曲声声”——鸣呵里戏曲队,团队成员从12人发展到56人,利用当湖戏曲中心作用,让基层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戏曲社科活动中。
三是“裂变+传承”,让社科文化普及更多人群。发挥社科专家和社科志愿者的带动、引领作用,带动一批社科文化骨干人物加入社科文化普及工作,逐渐扩大社科工作团队,实现更加广泛的社科传播普及。如当湖街道发挥社科专家任芳作用,培养宋卫华等戏曲队骨干人物,通过戏曲队成员各自深入养老中心、学校、商圈等开展戏曲演出,推动社科文化传播的裂变,实现社科文化之火在基层不断燎原。
(平湖市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