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省社科规划项目重大成果浙江大学“自主知识体系丛书·手册系列”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2025-04-26

|

来源:“浙江大学”“浙大文科”微信公众号

浏览:

4月22日,省社科规划项目重大成果——浙江大学“自主知识体系丛书·手册系列”首批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农业经济管理学手册》《中国技术与创新管理学手册》《中国应用语言学理论和实践创新手册》《丝绸之路知识手册》《法理学手册》《数字法学手册》共6本正式亮相,标志着在服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进程中取得阶段性成果。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讲话,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陈郭华、浙江省社科联副主席陈先春致辞,浙江大学副校长周江洪主持发布会。

任少波向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教育部社科司、浙江省委宣传部以及浙江省社科联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表示,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党中央立足强国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要求我们既要有“致广大”的世界格局,也要有“尽精微”的现实关怀。浙江大学主动对接中央要求,积极落实教育部工作部署,策划推出“自主知识体系丛书”,实实在在地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添砖加瓦”,贡献浙大力量。面向未来,浙江大学将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推进学科交叉与协同创新,突出问题导向与实践引领,加强文化传承与国际传播,持续推进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陈郭华表示,浙江大学自主知识体系手册体现了高校发挥学科优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积极努力和探索。他围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出四点建议:要强化思想引领,以党的创新理论引领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要夯实学术基础,加快构建各学科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要扎根中国大地,深入一线感悟新时代伟大成就,提炼中国理论;要深化国际学术交流,加强手册、案例研究等成果的国际传播。

陈先春表示,浙江大学要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探路者”,聚焦“八八战略”深化实施等省域实践,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范例”;搭好文明对话的“连心桥”,通过创新“走出去”和“请进来”的互动机制,生动讲好中国故事、浙江故事;打造好协同创新的“共同体”,通过学科共建、平台共享、人才共育等机制,带动省内高校在多方面形成合力,共同打造一流大学发展集群。

会上,举行了首批成果揭幕仪式。首批亮相的6本手册,每一本都聚焦中国发展实践,回应时代命题,以浙大的优势学科或特色研究领域为依托,兼顾全球视野和中国特色。手册编写团队特别邀请国内外该领域的知名专家共同参与撰写工作,或提供咨询指导与论证支持,力求在体系上呈现出对学科内容全景式的整体观照,在构建完整知识生态体系的同时呈现出多样化的研究思路、学术观点和研究体系。6位主编依次对手册进行了介绍,从学科体系建设、前沿理论创新、中国实践经验等维度深入解读手册内容。

《中国农业经济管理学手册》主要内容包括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发展脉络与趋势特征,农业经济管理学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农业经济管理领域的议题变化与学术前沿。

《中国技术与创新管理学手册》系统梳理了中国技术与创新管理学的演进脉络和理论内核,为全球创新管理研究提供独特的“中国视角”。

《中国应用语言学理论和实践创新手册》总结凝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语教育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创新成果,探究其对解决世界范围内共性问题的启发与贡献。

《丝绸之路知识手册》全面介绍丝绸之路研究的核心概念和学科特点,全景式勾画丝绸之路的路线、廊道与城镇,多角度剖析历代丝绸之路上的物质流通和文化交流的真实面貌。

《法理学手册》回顾、总结、反思构成自主中国法理学知识体系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重要概念、主要命题的逻辑架构及其形成过程。

《数字法学手册》基于中国数字法治实践,围绕数字法学的概念、原则、理论和制度,归纳总结我国近年来的数字法学知识体系的探索进路,从而更好地构建中国自主数字法学知识体系。

会议特邀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王子今,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文秋芳,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副理事长胡志坚,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齐延平,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司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程雷对手册进行专业点评与权威推介。

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是党中央立足强国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浙江省社科联与浙江大学共同策划推出“自主知识体系丛书”,包括手册系列、案例系列、外译系列。手册系列聚焦于提炼中国特有范畴与独创性理论,案例系列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外译系列致力于推动中国学术思想和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整套丛书计划在五年内达到60册左右的体量,力争通过工程性的系统推动手段,以看得见、摸得着、传得远、留得下的方式实实在在地为自主知识体系建构“添砖加瓦”,贡献浙江力量。

转自“浙江大学”“浙大文科”微信公众号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