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唱享《步天歌》,通晓满天星官(五)

发布时间:2025-04-17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编者按:省社科普及重点基地杭州西湖国学馆,从珍藏于杭州孔庙的1200年前的石刻星象碑切入,以《步天歌》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古代天文与现代天文相融合的科普研学活动,并沉淀出一套深受公众特别是小朋友们喜爱的天文启蒙系列丛书《唱享〈步天歌〉》。浙江社科将陆续分享《唱享〈步天歌〉》丛书中的精彩内容,与广大读者一起打开宇宙与人生的“视界”。

唱享《步天歌》,给孩子的星空启蒙

在星空下唱起千年歌谣,一步一句通晓满天星官;在星图中探索奇妙形象,博览鲜活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在故事传说里把握中国人的天地观,旁窥华夏文明的灿烂“星轨”。

东方苍龙七宿·心宿

东方苍龙,由角、亢、氐、房、心、尾、箕七个星宿组成。先民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把这七宿想象成一条飞舞天际的长龙。其中角为龙角,亢为龙颈,氐为龙胸,房为龙腹,心为龙心,尾为龙尾,箕为尾末。

一、心宿

心宿是东方苍龙的第五宿,象征着龙的心脏。

它的形状很简单,只包括2个星官,总共15颗星星。

其中火红的“心宿二”十分著名,正是古人眼里的“大火”星。

二、步天歌·心宿

三、心宿文化拓展

文化

七月流火:《诗经》里的时间印记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诗经·豳风·七月》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一个很有名的词叫“七月流火”,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难道说的是天气太热就像着火了吗?

恰恰相反!这个词说的是天气变凉啦,“火”指的是天上的一颗星星。

七月流火,指的是心宿中最亮的星星——心宿二,在农历七月的时候向西边下落。因为心宿二的颜色红得像火,所以这种现象也被古人称为“流火”。每当这个时候,暑热就会开始消退,人们开始准备过冬的衣服了。

《七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农事诗,也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诗。这首诗记录了古代农民一年当中不同时令和季节的劳作、蚕桑、嫁娶、狩猎、典礼、习俗……

时间的印记悄悄留在星星的闪烁之间,留在大自然的春华秋实之中,人类的生活也与此息息相关。

中国古人对行星们的称呼

水星—辰星,金星—太白,火星—荧惑,木星—岁星,土星—镇星。

历史

荧惑守心:如何面对不祥之兆

在古代,火星称作“荧惑”,古人把火星在心宿附近徘徊的现象,叫作“荧惑守心”,认为这十分不吉利。

古代的占星家们都把荧惑守心当成一种不祥之兆。文献记载中最早的一次荧惑守心,发生在公元前480年的春秋时期。按照分野,宋国是心宿在地上的对应地区,当时出现这一天象,宋景公愁眉不展。主管占星的官员,就建议将灾难从君王身上转移出去。

宋景公不愿转移灾祸,情愿自己受难。巧合的是,没过多久,荧惑果真就离开了。

这个记载在《史记》中的历史故事,对天象变化的原因有想象的成分,但背后体现的价值取向很值得我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