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三月,暖暖的气流让沉睡在蓝夹缬植物染料园中的小叶马蓝盛开。3月10日,位于瑞安市马屿镇的社科基地温州采成蓝夹缬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参观者——来自美国肯恩大学的学生交流团。
从采摘到制作,从原料到花色,从历史到创新……在温州采成蓝夹缬博物馆馆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河生的讲解中,同学们一边参观,一边了解蓝夹缬非遗技艺的前世今生,时不时用手机拍照纪念,纷纷发出“太美了”的感叹;在染料园,来自大洋彼岸的年轻学生们还体验了染料植物采摘、框板制作和染色印花过程,全方位了解蓝夹缬非遗技艺这一古老的东方艺术。
在文创区,留学生们对蓝夹缬设计元素的挎包、台屏、饰品等文创产品产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一致表示要购买这些文创产品作为瑞安行的美好纪念,也想把瑞安的蓝夹缬非遗之美传递给亲朋好友。
这不是王河生第一次接待“老外”了。“我们每年接待的观众有2万多人次,这两年,也接待了不少国际友人,他们都很喜欢。”王河生说。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是集展览、交流、培训、体验等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近年来,他致力于蓝夹缬技艺衍生品创作,研发的蓝夹缬技艺系列衍生品先后获得浙江省优秀非遗旅游商品、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银奖等荣誉,还编写了《系列靛青染料炼制技艺》《彩色夹缬技艺》等多部教材,为蓝夹缬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为当地人文乡村和共同富裕续写新篇章。
(瑞安市社科联供稿 转自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