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浙江工商大学发布“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社会科学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5-04-01

|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微信公众号

浏览:

近日,全国首个“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社会科学实验装置”在浙江工商大学发布。该装置由浙江省共同富裕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工商大学共同富裕可视化与政策仿真实验室,联合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计算社会科学研究中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项目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数字政府驱动的治理范式变革”课题组共同开发,为解决数字时代共同富裕的复杂性问题提供了可视化、可验证、可预测的实验方法。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社会科学实验装置”是将大语言模型技术与社会科学理论相结合,构建起可包含数千个智能体的虚拟社会环境。这些智能体具备接近真实人类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模式,研究者能借此模拟不同政策实施后的社会反应,观察就业、消费等社会现象的演化。装置不仅提供量化数据,呈现质性信息,为研究提供全新视角,把难以量化、观察的社会现象转化为可测试模型,还支持多轮仿真实验,助力理论验证与模型迭代。目前,该实验装置已在多个场景下得到成功应用,并将完全开放,包括用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破解了社会科学研究“无法进行可控实验”的难题。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郁建兴表示,AI时代需要打通学科壁垒,推动交叉融合,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正是推动和实现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通过跨学科协作、技术赋能和实证分析,解决传统文科研究中难以量化或验证的复杂问题。AI时代,文科更加需要面向真实世界,研究和解决真实问题,强化技术赋能和支撑,构建“人文-科技”共生生态,培养既能驾驭算法、又能守护人性的新一代人才。他指出,浙江工商大学积极响应技术革命对教育的机遇和挑战,着力探索未来大学新形态,此次发布的“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社会科学实验装置”就是学校积极响应技术变革的主动作为。他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是文科在数字化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探索AI时代的文科升维,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们“同题共答”,坚持以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去做创新工作,争取创新成果。

浙江省共同富裕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超对实验装置进行了详细演示;中南大学社会计算研究中心主任吕鹏以“智能体仿真模拟与大型社会模拟器”为题,探讨了社会模拟技术在社会治理、城市规划、政策制定和历史研究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前景;电子科技大学智能计算研究院教授陈彬聚焦城市空间博弈与仿真智能计算作点评发言。会议还围绕学术研讨、论文征集与竞赛筹划等内容展开闭门研讨,就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创新应用与未来发展等问题深入交流探讨,为共同富裕战略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近年来,浙江工商大学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校院治理等领域全方位推动数字化改革,致力于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全方位撬动各类办学场景的创新和重塑。学校先后发布了以方便师生办事为核心的数字高校1.0版,以“数字+”“AI+”赋能专业、学科生态体系建设的1.0plus版,还发布了《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行动计划》。2024年,学校获批浙江省唯一一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实验室——浙江省共同富裕计算科学重点实验室,共同富裕可视化与政策仿真实验室获批浙江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还获得了中央“两新”项目1亿元超长期国债资助,为建设好超算中心等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转自“浙江工商大学”微信公众号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