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公众科学文化素养。3月22日下午,岱山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在省级社科之家开展了“传承非遗之美 点亮社科之光”掐丝珐琅活动。此次活动招募了20对亲子家庭体验了掐丝珐琅的千年技艺,通过知识科普与动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古老非遗焕发时代新韵。
活动伊始,老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与实物讲解,生动演绎了掐丝珐琅从元代“舶来品”到中华国粹的演变历程。孩子们惊奇发现,这项曾用于皇家器物的“景泰蓝”工艺,其掐丝、点蓝等108道工序中凝结着匠人智慧。在亲子协作环节,家长与孩子化身“非遗小匠人”,手持金丝勾勒出浪花纹样,用彩砂填充出各式各样的特色图案。
活动现场洋溢着温馨的创作氛围,既有母亲指导孩子精准填砂的专注,也有父女探讨传统纹样寓意的对话。“通过共同完成非遗作品,孩子不仅了解了传统文化,更懂得了匠心精神的可贵。”家长李女士表示。活动尾声,20幅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掐丝珐琅画作整齐陈列,展现出非遗文化薪火相传的动人图景。
此次活动是“非遗+”科普模式的创新实践,岱山县社科联将持续推出系列沉浸式体验项目,让文化遗产真正“活”在百姓指尖,为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活力。
(岱山县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