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12月,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本届优秀成果奖共评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应用对策研究与科普优秀成果奖和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三大类299项,其中一等奖60项、二等奖179项、青年奖60项。获奖成果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重大命题,按照“真”“情”“实”“意”总要求,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主线,立足浙江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伟大实践,聚焦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前沿,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发出浙江声音,彰显了浙江学人深厚的学术积淀、缜密务实的学术方法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成果
点击播放视频
浙江大学刘培林研究员等所撰写的研究报告《新发展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研究》,获“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应用对策研究与社科普及类)。
简介
该成果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妥善应对我国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深刻变化带来的挑战的内在要求。新的内部发展环境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一方面将推动更好地解决新时期社会主要矛盾,更好地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好彰显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另一方面,将大力提升人民群众的人力资本水平,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能动性,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以人口质量红利抵消人口数量红利消失的影响,稳定和扩大国内供给和需求,推动我国供需平衡并向更高水平迈进。
第二,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建设“幸福中国”。现代化新征程中,可提出建设“幸福中国”的新愿景,其内涵是:全体人民都过上安全、健康、富裕、尊严、自由、愉悦的生活;居民消费力提升与生产力提高保持同步,供给体系能满足消费规模扩大和结构升级需要;充分释放和满足人民消费意愿和对人权、法治、公平、安全、产权等之需。实现这样的新愿景,根本路径是“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
第三,在高质量发展中推动共同富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围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解决好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全体人民公平积累人力资本、公平获得共创共建的参与机会、公平共享发展成果,壮大中等收入群体,有效缩小人群间、区域间、城乡间差距。测度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合理设置指标体系。报告特别强调,在我国治理体系中,较之“最高-最低倍比”的指标,“中位数-最低数倍比”能对实践起到更好的、更具实质意义的引导作用。
该成果富有特色的观点有几个方面:第一,深入分析了新时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和挑战,鲜明地提出了“民生建设也是生产力”,鲜明地提出通过“促进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建设“幸福中国”。第二,强调未来一段时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解决好流动人口市民化问题,特别是3亿城市就业和生活的外来人口融入城市和在城市居住的问题。第三,提出了富有创新性的政策。如以“劳动奖补”政策激发低收入人群自身发展动力,克服最低生活保障等扶助制度“养懒汉”弊端;探索包括碳排放权等在内的公共资源全民公平赋权和市场化交易,保障公共资源全民公平共享、高效配置。第四,提出将“国强民共富”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契约。在国际上一些权威学者如斯蒂格利茨针对西方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倡导“新社会契约”的背景下,这一观点对丰富我国政治哲学知识体系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第五,强调了关于促进共同富裕的主流研究往往忽视的问题。一是强调改善宏观调控水平,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形成合理的相对价格体系。二是提出强化对合法财产的持久保护,出台家族财富信托管理等方面法律,实施全球财富积聚战略等建议。
该成果对决策发挥了重要参考作用,产生了较好社会影响:10篇相关成果获各级领导批示,6篇相关成果被各级决策部门采纳,报告有关观点被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采纳。1篇论文发表于《管理世界》,引用量在同主题论文中名列前茅,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全文转载,被中国知网译为英文对外推介。
作者简介
刘培林,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研究员,共享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研究员,嘉兴大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任。主要从事经济增长与发展、收入分配、城市化、全球经济治理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