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第二十二届省哲社奖获奖成果 |《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

发布时间:2024-09-02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浙江大学桑兵教授主编《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全8册),2020-2021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获“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

点击播放视频

简介

8卷本《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对中外冲突融合的大背景下知识与制度体系沿革、移植、变更、调适的众多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概念编《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由历史进程的丰富多样来展现“科学”“地方”“世界”“国体”“政体”“美术”等词汇概念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内涵本意,还原名词背后所牵涉的思想学术源流、人脉体制变迁等繁杂本事;学术编《近代学术的清学纠结》多维度考察清代学术的渊源本相及其在近代学术加速趋新以至于脱胎换骨这一进程中的深层制约作用;制度编《章程条文与社会常情》从近代商政、财政、邮政、官制等方面的改革入手,依时序揭示和再现各类制度变动的具体过程和各个层面,总结吸取近代制度兴革的经验教训;中外编《华洋变形的不同世界》梳理还原语言研究、边界观念、外交意识、人种知识等与“世界”观念紧密相关的思维方式与行为准则调整变化的具体过程及局限,为未来国人认识自我和世界提供历史资源;法政编《比较与比附:法制史研究的取径》探究近代以来与法制变动相关的史事及其前因后果,将法制史转化为一般历史的研究,以司法问题为线索脉络,而不以法制史为范围,由社会的变态而见常情;教育编《“教”“育”的古今中外》细究近代中国在域外因素的影响下长时段、多方位的教育体制改革的来龙去脉及其错综复杂的纠结利害;文化编《近代国字号事物的命运》考察近代以来国人在中西文化纠葛的背景下围绕中国文字、服饰、图画、医学等事物的观念与争议,揭示文化多样性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学科编《分科的学史与历史》探究文学、经学、考古学、中国哲学、政治学、地理学、文化学等学科在近代中国发生演化的历史,认真思考是否需要外来间架,以及如何因缘历史文化生产适得其所的系统,从而真正达到具有统系又不涉附会的境界。

《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丛书》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主要贡献表现为:(1)以西学、东学、中学为支点,打破分科治学的局限,从多学科的角度,全面探究近代以来中国的概念、思想、学科、制度转型的全过程和各层面,在此基础上沟通古今中外,解析西学与东学对于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格义附会,重建中国自己的话语系统和条理脉络。(2)在中学、东学和西学的视角下重新考察近代中国观念与制度变革的趋向和症结,更好地认识世界一体化进程中东亚文明的别样性及其对人类发展提供多样性选择的重要价值。(3)近代中国的知识与制度转型研究的意义,一言以蔽之,就是以复古为创新的文艺复兴。其目标是因应从我为何不能成为他者,逐渐转入我何以是我的历史阶段,做好学术思想准备。

该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在国内重要学术杂志发表与专著直接相关的前期成果40篇,其中16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为知识与制度转型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新取径和新做法。


作者简介

桑兵,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