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第二十二届省哲社奖获奖成果 |《黄易友朋往来书札辑考》

发布时间:2024-09-12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编者按

2023年12月,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本届优秀成果奖共评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应用对策研究与科普优秀成果奖和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三大类299项,其中一等奖60项、二等奖179项、青年奖60项。获奖成果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重大命题,按照“真”“情”“实”“意”总要求,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主线,立足浙江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伟大实践,聚焦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前沿,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发出浙江声音,彰显了浙江学人深厚的学术积淀、缜密务实的学术方法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成果

点击播放视频


浙江大学薛龙春教授所著《黄易友朋往来书札辑考》一书,2021年7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获“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


简介

在近年来的明清艺术史研究中,信札(亦称手札、书札、书、札、启、尺牍等)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信札在性质上具有私密性与琐碎性,往往留下许多难得的史料细节,为其他类型的文献难以比拟。

黄易(1744-1802)是清代金石学与艺术史中的一位关键人物,他不仅发现并重建了武梁祠,还连接着乾嘉时期金石学共同体的不同阶层。本书辑录了黄易友朋204人633札,其他相关信札27札。这些信札既有黄易寄出的,也有他收到的;既有乾嘉时期的学术菁英、文艺菁英,也有散布于全国的地方官员、幕僚与布衣学者。

通过引徵各种史籍、方志、档案、传记、金石著作、诗文集、拓本与书画篆刻作品,本书详细考证了每封信札所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与事件,许多零散信息也因此建立起关联,从而重构出不少完整的事件,对于理解乾嘉时期的社会环境,金石信息的获得方式,拓片的征集机制及其流动方向具有重要意义。本书所提供的材料,也能够帮助我们重构乾嘉时期书斋学术与田野的密切互动,并对以拓片为纽带所形成的金石学共同体的生态及运作机制进行阐述。此外,由于这些信札涉及到不少买卖信息,在一定程度上还推进了乾隆后期文化商品消费与流通的研究。通过了解黄易及其周边友人的收入与生活消费,可以阐明乾嘉时期像他这类低级官吏的收藏倾向,从而更好地理解乾嘉时期金石收藏风气何以兴盛,而这是乾嘉学术得以形成的一个重要基础。

作者简介

薛龙春,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艺术史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书法篆刻史与明清尺牍文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