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发布时间:2024-09-10

|

来源:之江策

浏览:

编者按: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基本要义和精神实质,“之江策”理论传播平台开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栏,刊登广大社科学者研究成果。今日推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六条基本原则,其中“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一条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重要原则。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系统观念主张联系地、整体地看问题,反对孤立地、零散地看问题,把事物看成是一个由诸要素构成的有机体系,采取整体分析、要素分析、结构分析、层次分析、环境分析、动态分析等方法,把握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环境等方面关系,追求系统的整体优化。

马克思与恩格斯认为,“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自然界的所有过程都处于一种系统联系中”,人类社会是一个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共生共存的有机整体。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界,需要自然界提供劳动材料和劳动对象,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人靠自然界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人类在自然界面前不是完全被动的,“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可以通过实践改变和丰富自然界,赋予自然界以新的意义,“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社会是人的自然主义与自然界的人道主义的有机融合。整个世界都是“过程的集合体”,是一幅由多种联系及其相互作用而“交织起来的画面”,这要求人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做到与自然界和谐相处。

列宁认为,每个事物都是“和其他的每个事物联系着的”,“世界现象的自然的、客观的联系是存在着的”,“原因和结果”只是“世界性的相互联系、(普遍)联系和相互联结的环节,只是物质发展这一链条上的环节”,“因果性”只是“世界性联系的一个极小部分”,人与自然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并直言:“憎恨把人同自然界分割开来的唯心主义”。其要求人们“从事实的联系去掌握事实”“把社会看做活动着和发展着的活的机体”,系统地、整体地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的哲学看成是“由一整块钢铸成的”“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把马克思的辩证法看成是“最完备最深刻最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把马克思的经济学看成是对马克思的理论的“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要求“完整地、确切地和充分地叙述马克思主义”,反对孤立地、片面地肢解马克思主义。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

毛泽东同志曾坚决反对“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大力倡导系统观点,要求“有系统地研究中共党史”,领导干部必须善于“统筹全局”,强调“不是系统的而是零碎的,就是正确的也不是科学的”,认为经验主义错误的根源在于不能“系统分析”问题,不能“通观客观过程的全体”,并运用对比的手法凸显了系统分析问题的必要性。在领导工作中,他更是将系统观念具象化为“弹钢琴”的比喻,要求领导干部既要全面兼顾,又要协调配合,确保各项工作和谐共进。

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加强工作中的系统性”“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把毛泽东思想当作体系来看待”,注重解决各产业、各环节等方面的“比例失调”问题,并要“安排好各种比例关系”。他认为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必须坚持发展速度、改革力度、稳定程度的有机统一。现代化建设各项任务之间“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必须 “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制定出“一整套相互关联的方针政策”,协同各方面力量。

江泽民同志采取“打比方”的方法,用五官“都要成比例。如果不成比例……会破坏整体的平衡和美感”为喻,来说明以改革开放推进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处理好社会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它们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体制等方面改革要“相互协调,配套进行”,“经济发展必须与人口、资源、环境统筹考虑”。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增强工作的系统性”,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应对世贸组织工作“作为一项系统,统筹兼顾,通盘考虑,真正做到全国一盘棋”,反腐倡廉工作必须“整合各方面资源和力量,增强……整体性、协调性、系统性、实效性”,领导干部要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把系统观点化为“统筹兼顾”方法,认为统筹兼顾“并不是简单摆平各方面关系”,而是“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利益”,是“科学有效的工作方法”。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如果违背了客观存在的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协调不好事物之间的关系,“就会顾此失彼,导致发展失衡”。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全面的系统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城市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寻求新的治理之道”,生物安全治理必须“强化系统治理和全链条防控,坚持系统思维”,全党同志“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提高系统思维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尤其重视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使各项改革协同配合。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六次会议上强调:“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改革越深入,越要注意协同。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改革全面发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总结会议上强调:“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整体效应”。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在许多领域实现“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

坚持系统观念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新时代的新征程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突出严峻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错综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由此,单刀直入、局部突进、简单修补、零打碎敲式的改革往往难以奏效,而必须坚持系统谋划和解决。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立足国家整体利益”“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注重系统集成,做到时间上前后呼应,锚定改革的战略目标和方向,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折腾、不反复、不动摇,以愚公移山精神,脚踏实地、前赴后继,把改革理想一步步转化为现实;做到空间上彼此协调,把各项改革视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整体厘清各项重大改革的逻辑关系,妥善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加强“各项改革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研究”“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通过“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聚合各项相关改革协调推进的正能量”;做到环节上衔接配套,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方面、各层次、各要素,把系统观念贯穿于各领域的各项改革的政策谋划、政策推进、效果评估的全过程。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坚持系统观念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统筹兼顾、‘弹钢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针对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强调下好“十三五”时期发展的全国一盘棋必须“善于‘弹钢琴’”。“统筹兼顾”“弹钢琴”“综合平衡”都是系统观念在方法论领域的具体应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方法上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运用“一盘棋”的整体思维,坚持党对改革的全面领导,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下整体推进各项改革,既要防止把整体改革任务进行简单地拆分,又要防止把各项改革机械地叠加,统一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的可承受度,增强政策取向的一致性、手段举措的协同性,以多方同向发力形成改革合力;运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的创新思维,试点探索、投石问路,在取得经验、形成共识、看得很准、感觉稳当了之后,再推开“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以便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由地方到全国、由局部到整体,“积小胜为大胜”,取得系统性成效、避免系统性风险;运用“统筹兼顾”的协调思维,超越既有的利益格局,协调好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整体推进、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统筹谋划深化改革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搞好统筹协调,使相关改革协同配套、整体推进”,使各项改革举措协调联动,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统筹好改革的政策、进度与效果。

作者简介

崔华前,博士,温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与方法论,出版专著4部,其中校级A类2部,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权威期刊4篇,ssci2篇,入选全国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浙江省高校思政名师工作室、教育部及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文库项目,主持省部级以上课题13项。


来源:之江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