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新华社客户端 ∣ 浙江省海宁市海洲街道:青少年社科活动 让暑期有“知”有味

发布时间:2024-08-07

|

来源:海宁市社科联 新华社客户端

浏览:

近年来,浙江省海宁市海洲街道立足城乡居民所需所盼,不断创新社科普及活动方式。暑假期间,结合“万名学生下社区进村落”活动,以各村社区为单位带领青少年开展绘本阅读、非遗制作等活动,为青少年搭建了一座连接知识与实践的桥梁,让更多青少年接受高质量社科教育。真正做到了高质高效推进社科普及工作,让理论从“圈内”走向“圈外”。

阵地建设全面延伸,社科活力走“深”走“实”

在海洲街道新庄社区,学生们来这里参观海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庄社区国防教育园,了解红色革命历史。

新庄社区投资50万元建设的这个基地,是国内有关我军击落U-2飞机事件的专题红色教育爱国主义基地。两年多来已接待500余人次免费参观。同时,围绕“红色+培育”,积极打造“村民讲解员”,鼓励退休老党员用方言传播红色历史,让人们看得见、记得住红色文化,让“红色阵地”辐射整个海洲街道。

此外,海洲街道还延伸打造了西郊社区渔俗馆、新桥社区心之桥艺术馆等25个村社科普点。今年结合社会科学普及宣传周等,开展知识竞赛等社科普及活动30余场,持续提升社科基层活力。

特色项目精彩纷呈,社科活动走“新”走“心”

在新桥社区,辖区青少年第三届“书生态,画环保”书画创作比赛也在暑期举行,充分发挥了他们“浙江省书法村”的特色优势,通过特色科普活动,倡导了节能、环保、低碳的生态文明理念。

另一边,长丰社区组织了三十多名学生走入市检察院,听检察官普及法律知识,并开展模拟法庭演练,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了解检察机关的法律工作开展。

据了解,今年暑假,海洲街道启动“万名学生下社区进村落”系列活动,开展了国家版图意识宣讲、探索科技与生活、历史与文化的奇妙之旅、了解普法知识、小儿实用急救技能等不同主题的活动,已累计开展各类特色活动182场,参与人数近万人。

深度互动沉浸体验,社科普及“吸粉引流”

在百合社区的幸福学堂里,这里的小朋友们正跟着浙江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王海琴学习皮贴画制作技艺。这是社区《守创匠“星”青少年非遗皮贴画传承项目》的一次课程。该项目是围绕“文化传承”场景,开展的儿童友好活动计划之一。通过“小小传承人”队伍,自己确定学习主题。

近年来,海洲街道青少年社科普及宣讲活动,增强了互动体验,使广大青少年兼具学习者和传播者身份。比如今年首创的“周末小馆长”制度,就让那些自荐或他荐的“小馆长”们,自主主持阅读分享会等,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行动力,也营造了浓厚的全民阅读氛围。

(海宁市社科联供稿 转自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