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上午,由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林航教授任总负责人、丁贤勇教授任首席专家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重大项目《吴越国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开题报告会在杭州师范大学顺利举行。浙江省社科院、浙江工商大学、浙大城市学院以及临安区委宣传部、临安区社科联等单位的领导专家,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大学、台州学院的子课题负责人以及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的共计近30人出席会议。会议由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执行院长、科研处副处长陈礼珍教授主持。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杭君致辞
杭州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张杭君教授对各位专家的出席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杭州师范大学的发展概况及近年来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成绩,表示学校将大力支持项目建设,为项目的顺利运转提供有力的保障,希望人文学院充分发挥人才、学科的优势特色,促进专家学者通力合作,扎实做好项目的研究,为浙江历史文化研究薪火相传再做贡献。
临安区社科联主席沈向荣
临安区社科联主席沈向荣代表临安区社科联对浙江省社科联及省内高校的支持表达了感谢。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吴越国文物遗存保护和历史研究作出重要批示,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他希望课题组可以乘势而上,通过扎实的学术研究促进文献的活化利用,打造高质量的学术专著。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洪治纲教授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洪治纲教授介绍了学院学科特色、人才队伍、专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以中国史、中国语言文学为核心,学院逐步形成了一支在吴越历史文化研究领域有较多经验的学术团队。他表示,人文学院将继续支持本项目的推进发展,建设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团队。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丁贤勇教授
课题组首席专家丁贤勇教授介绍了项目的缘起及学术意义。他指出,杭师大人文学院在吴越历史文化研究领域有着较好的基础,在省社科联及临安区宣传部的关心支持下,课题组对研究框架、研究内容进行了系统汇总和多次调整,部分课题已取得较大进展。通过本项目的实施,研究成果将构建国内首个吴越历史文化研究的集成型资料库,为其后的文史研究打下扎实的资料基础,以实际行动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林航教授
课题组总负责人林航教授汇报了项目的研究计划。课题组将对不同类型、内容、性质的吴越历史文献进行系统性搜集和整理研究,以此构建吴越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础文献资料库,最终形成四编8卷《吴越国历史文献集成》。研究将于2024年中全面启动,分四阶段逐步推进,计划于2025年下旬完成。
随后,来自浙江省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题开展实施提出了指导意见。浙江省社科院徐吉军研究员认为,要把握好各卷所收文献之间的关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构建更为合理的框架。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张凯教授建议要让史料整理和文献研究相辅相成,关注史料编年,将文献转换成带有问题意识的研究成果。浙江大学历史学院陆敏珍教授提出要关注历史文献中的重复问题,并把握好已有整理成果与新出成果间的关系。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吴铮强教授建议将数据库作为文献整理的成果形式,提升利用价值,同时将图像资料纳入研究内容。浙大城市学院历史研究中心何兆泉教授指出,要围绕文献的版本问题和史源的辨析,注意处理校勘记等细节。
课题组成员、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范立舟教授、陈兆肆教授代表子课题负责人与专家进行了交流,表示课题组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相互讨论、不断沟通,全力以赴地投入,认真细致地完成课题研究。
吴越文化是具有浙江标志的代表性文化,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吴越国文物遗存保护和历史研究作出的重要批示为指引,对吴越国历史文化文献资料展开系统梳理,形成统合性的文献集成,构建详实的史料基础,推动吴越国历史文化研究走向深入。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