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新书推荐 | 《李慈铭日记》出版

发布时间:2024-08-29

|

来源: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凤起苑微信号

浏览:

近日,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卢敦基担任主编、何勇强担任副主编点校整理的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李慈铭日记》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李慈铭日记》(《越缦堂日记》)为晚清名士李慈铭积四十年之功、铢积寸累撰成的日记。日记起清咸丰四年(1854),迄光绪二十年(1894),汇集清季咸丰、同治、光绪三朝近四十年间的朝野见闻、人物臧否和朋踪聚散,以及李慈铭积毕生心力所做的对史料的鉴定考证、对古籍的评介阐释等,被誉为“日记之大观,掌故之渊薮”,为今人研究晚清政治史、学术史提供了大批珍贵史料。还在李氏在世时,其日记就被士友广泛传抄,当年文人圈内甚至有“生不愿作执金吾,惟愿读尽李公书”之语。李慈铭在京为官数十年,对于京中官员的生活状态、朝野上下对于时事变迁的应对、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剧变在民间的反应都有非常详细的记载,是一份极好的多学科的历史史料。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2003年在时任所长卢敦基研究员带领下启动《李慈铭日记》点校,科研人员吴蓓、何勇强、陈明珠、郑绩、周静与已经退休的陈铭、徐儒宗、王玮等参加了《李慈铭日记》的整理。由于《李慈铭日记》部帙庞大,课题组也邀请了几位院外学者参加点校。

李慈铭日记原用手稿约七十余册,有息荼庵日记、越缦堂日记、桃花圣解盫日记、孟学斋日记、桃花圣解盫日记第二集、籀诗研疋日记、荀学斋日记、祥琴室日记、受礼庐日记等部分组成。由于能够依据的手抄本字迹模糊,在标点过程中,仅辩字就要费很大的功夫;且李慈铭生乾嘉之后,受考据学的影响很深,在日记中对训诂、校勘、目录、版本、金石之学均有心得,《越缦堂日记》中的内容涉及文学、历史学、哲学、语言学等多方面内容,引用古代典籍数量极大,这要求标点者对古代典籍与晚清史事相当熟悉,整理难度非常高。在《李慈铭日记》整理之初,课题组就对李慈铭的传世著作进行了系统考察;在整理过程中,又广核原藉,精益求精,费时约10年,至2013年才完成标点本的初稿,又经10年才得以面世。

本次以《李慈铭日记》为总称对日记进行点校整理,系《李慈铭日记》(《越缦堂日记》)首次以点校整理本面貌呈现。书末附有《诗文索引》《札记索引》《人名索引》,供读者检索使用。


供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

转自:凤起苑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