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如何讲好青年人才创业的松阳故事?

发布时间:2024-08-29

|

来源:之江策

浏览: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报告同时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农村青年人才是农业生产领域的创新者,是善于把新技术、新思想应用到农业生产中新型主体,是推动农村发展、乡村振兴及乡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松阳县不断加大对农业青年人才回乡创业的支持力度,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用心营造最优乡村就业创业营商环境,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培育直播短视频电商经济为主要形式的现代化乡村数字经济共富振兴之路。

一、“筑巢引凤”,积极培育重构乡村发展新型主体

(一)满足青年人才所需,让青年人才回得来、留得下。一是构建青年发展新体系。在浙江省率先编制《松阳县建设青年发展型县域行动计划(2022-2025年)》,落实六大方面、18项支持举措;依托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新增团县委机关下属事业单位“新青年发展服务中心”,新增事业编制,为青年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搭建青年发展新阵地。聚焦“互联网”“青年”两个维度,依托意见领袖、百万粉大V建立“青松向阳”青年网络阵地。三是出台青年发展新政策。聚焦青年回归痛点,在全市率先出台《“青松向阳”青年发展新政十条》,制定“青松归、青松住、青松创、青松贷、青松学、青松恋、青松育、青松养、青松玩、青松行”等十条新政。

(二)发挥青年人才所能,让青年人才能干事、干成事。一是探索“乡村双创”新构架。建立“团县委+政府部门+青年组织+青创导师团+回归创业青年人才”五位一体的乡村双创构架,结合“拯救老屋”等闲置资源,探索短期免食宿机制,对符合要求的青年人才创业项目给予贴息扶持。二是培育“乡村经济”新业态。顺应发展趋势、青年特点、乡村优势,积极培育电商、民宿、文创、康养等新经济业态,涌现出一批返乡青年扎根乡村创业,如新时代“蜂农”一心专注乡村“甜‘蜜’事业”,用“互联网+”的思维带领周边蜂农们创业创富。三是抓住“数字时代”新机遇。聚焦“青年人才轻松创新创业”需求,创设“数字村民”身份标识,开辟“青松数字广场”,建立“青松双创孵化器”,打造“虚拟+现实”的乡村版“元宇宙”,吸引各行业、各领域、各层级青年人才“有形、柔性”回归乡村,打造多跨融合、系统重构、制度重塑的“青年发展促共富”场景应用。

(三)聚焦青年人才所向,让青年人才挑重担、扛重任。一是畅通青年人才成长新渠道。采取“内部提拔晋升+组织选派+竞争性选拔”方式,推动青年人才在基层、在一线成长成才。松阳陈家铺80后村支书曾在外经商多年,十年前毅然回到家乡,带领村民把海拔850米山村打造成网红村,成为松阳古村复兴领路人。二是拓展青年人才服务新领域。成立教育、金融、快递物流等6个派出团工委,团属青年组织4个,团属联系指导社团80个。构建“志愿者联合会+志愿者协会+志愿组织+志愿者”四位一体的县域志愿服务体系。三是塑造松阳青年人才新群像。创设“青年学习会”“青年会客厅”等载体,充分挖掘松阳青年人才故事,如涌现出一批新松阳青年人才典型,加快塑造新时代松阳青年人才群像。

二、数字“双创”,积极培育重塑乡村发展新型业态

近年来,松阳县牢牢把握数字经济、网红经济和农村电商发展大潮,积极建设青年发展型县域,大力推进电商经济、直播经济、短视频经济进乡村,连续五年被阿里研究院评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获评 2020 年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入选“2022 年度县市电商竞争力百佳样本”榜单,位列百佳样本第十三名,成为全国农产品直播带货活跃率最高的县(市、区)之一。电商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松阳培育壮大新经济新业态,加快建设创新型活力现代化乡村的重要力量,成为松阳打开“两山通道”、助推“乡村振兴”、实现“山区共富”的“金钥匙”。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系统谋划产业布局。松阳县将电商经济发展置于县域经济发展大局中加以布局,系统谋划集“平台阵地+物流体系+政策支撑+人才招引”于一体的电商经济发展构架。现已建成4个集聚园区,总面积超6万平方米,居丽水市第一,累计集聚优质电商450余家,其中一家产业园就已入驻 200 多家电商企业,年产值近15亿元。

二是精准科学制定政策。连续出台《松阳县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二十条意见(试行)》《松阳县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扶持办法》《青松向阳·青年新政十条》等一揽子利好政策,创新“三前三后三配套”(前有孵化中心、后有产业园区,做到产业链配套;前有政府的指引和考核奖励、后有市场化运营,实现奖惩配套;前有专业人才培训、后有操作实训,达到人才配套)等电商产业孵化机制,累计投入资金9600余万元,争取创业贷8000余万元。

三是培育多元电商主体。全县累计培育电商企业(网店)2000余家,从业人员10000 余人。松阳在淘宝平台全国产茶县区排名第五;拼多多平台中松阳绿茶占绿茶类目总销量80%以上,销量前十名茶企中松阳占 7 席。近年来抖音茶叶直播前4名均为松阳达人,其中前 3名销售额均破亿元。

三、机制探索,打造“青年人才+创新经济”的现代化新乡村

(一)构建“产—供—销”全闭环电商产业体系。一是探索构建以村、乡镇、县等为单元的“优质电商产品生产系统”。结合“丽水山耕”“丽水山居”“丽水山景”“丽水山泉”以及“浙丽智造”,系统建设一批高品质生态农业生产基地、乡村旅居基地、科技好物智造基地等,为电商经济发展匹配优质产品。二是探索建立“国有企业+公共服务中心+市场运营主体”相结合模式。建立区域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体系,掌握优质农产品SC认证话语权,破解市场运营主体顾忌重资产投入、国企缺乏运营能力、公共服务中心缺乏全流程服务载体等多方矛盾。三是探索形成与电商产业体系相匹配的组织构架、资源供给、机制保障。完善迭代电商领导小组,从市域层面加大对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集成政策的支持力度。

(二)畅通“产品—流量—IP”全链条价值实现路径。一是探索“产品打磨+乡村经营+渠道建设”路径。针对新时代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以“经营乡村”理念,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资源高度匹配的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旅游文化等产业,构建消费者与农户信息高度匹配,生产、经营、消费高度信任的伙伴式产销体系。二是探索“内容创作+宣传营销+流量运营”路径。鼓励支持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内容制造、直播场景、视频技术等直播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和集聚国内优质直播电商平台、直播机构、MCN机构、直播电商专业服务机构。鼓励支持在地文化的挖掘与创新,以青年视角、青年语言、青年表达创作内容,围绕“电商经济、短视频经济、网红经济”,培育剧本创作、摄影剪辑、艺术策展等细分领域新业态。三是探索“故事挖掘+品牌打造+文化输出”路径。加快打造具有市域辨识度、特质鲜明的电商经济、短视频经济文化IP,形成行业标准,丰富文化内涵,占据行业话语权。依托“世界丽水人大会”“丽水国际摄影节”“城乡联系国际论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等级活动,向世界讲好“农村青年人才”创业故事。

(三)创新“新业态—新乡村—新青年”全维度先行示范模式。一是培育活力四射的“新业态”。大力培育电商经济、创意经济、美学经济、潮玩经济、首店经济等,创新无接触式消费模式,探索发展智慧超市、智慧商店、智慧餐厅等新零售业态。二是打造共同富裕的“新乡村”。鼓励支持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发展与当地资源高度匹配的特色种养、农产品加工、旅游文化等产业,探索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的增值收益,加快推动共同富裕。三是凝聚堪当重任的“新青年”。根据省市《关于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决定》,完善规划体系、迭代青年政策、搭建青年平台,吸引各领域、各层级、各行业青年集聚,塑造新时代“青年创业群像”,让青年人才“注力”乡村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熊蕾.(2021).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青年创客培育提升策略研究. 农村经济与科技(08),236.

[2]吴晓宇,王华彪.新乡贤回归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建设问题及其对策——以Z市H县为例[J].中国农业会计,2023,33(21):108-110.

[3]蒲月琴,王杰.乡村振兴所需青年人才类型的四维认知[J].边疆经济与文化,2023,(11):69-74.

[4]王巧,金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创业意愿调查与发展策略[A]第二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三等奖论文[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23:3.

[5]张慧.人才振兴助力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及对策[A]第二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三等奖论文[C].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沈阳市科学技术协会,2023:4.

[6]张洁.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青年动力机制与身份认同研究——基于当代青年“反向就业”现象[J].智慧农业导刊,2023,3(20):152-155+160.

[7]隋牧蓉,张志静,邓谨.“三农”认同:乡村人才振兴的思想保障——兼论增进青年“三农”认同的对策[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06):50-58.

[8]肖汉臻.农村基层组织青年后备干部供给困境研究——基于广东全省9898个农村基层组织的调查数据[J].青年探索,1-12.

[9]刁丽霞,张怡,陈忠燕,孙溪晨,郭继红.乡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路径探析[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23,(10):54-56.

[10]王蕊.人才引领助推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探究——基于吉登斯结构化理论的案例分析[J].经济师,2023,(10):18-19+22.

[11]郑翠翠,普严婕.乡村振兴背景下吉林省新型青年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经,2023,(18):43-45.

[12]杜鹏,李子洋.乡村振兴的劳动力基础:现状与变迁[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3(05):106-117.

[13]田阡,陈雪.乡村振兴中的本土人才生成及其治理效应[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3,(05):5-12.

[14]卞问.将青年工作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寻找青年人才和农业发展的共振点[J].中国共青团,2023,(17):15.

[15]汪瑞霞.汪瑞霞.第二届“生态文明引领下的乡村振兴”国际研讨会暨设计助力乡村建设青年论坛优秀论文集[M].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211.435.

[16]王西琴,陈秋红.王西琴;陈秋红.新型职业农民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10.249.

作者简介:

田东兴,中共松阳党校讲师,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硕士研究生,丽水市党风廉政及警示教育宣讲团讲师,主讲课程《修身立德 行稳致远——党员干部道德修养提升专题》获第四届丽水市党校系统精品课;主持省社科联、省党校社科联及市县各类系统课题二十余个;近五年来撰写理论文章四十余篇,在《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马字号》(中共浙江省委党校主办)、《丽水日报》等报刊媒体上发表文章二十来篇;论文成果获得省级奖项3项,市优秀论文一等奖1项,县社科联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

来源:之江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