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新时代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大生命力的着力点

发布时间:2024-08-23

|

来源:之江策

浏览: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前途命运,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夯实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在中华民族开启进入强起来的新时代,要巩固和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强大生命力,就必须在其内容的科学性、实践的有效性、传播的优质性及其工作者的先进性等方面予以着力。

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科学性。“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马克思在这里认为,理论要使人信服,就必须是透彻的、科学的,要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讲明事物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也正是基于这种理论的彻底性要求,在批判地吸收人类优秀思想成果及总结人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揭示了客观世界尤其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是一种科学的理论。科学性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灵魂,是它对历史实践具有解释力和指导力的重要支撑。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建设,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坚持培元固本与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为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2]因此,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说服人民,凝聚人心,彰显其强大的生命力,首先在内容上就应该继续坚持其科学性。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科学性,就要准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关注社会实践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注重总结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以开放的姿态与其他社会理论主动对话,丰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深层次内涵和表现形式,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不断深化和提高,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能够科学地应对时代发展给人类提出的新问题、新挑战,而始终站在时代的最前沿。

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践的有效性。在马克思的墓碑上,镌刻着他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这鲜明地表明以他和恩格斯为创始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绝非书斋之学,而是要指导人们去改造世界的学说。100多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是坚持其实践性的本质要求,关注和指引人们的社会实践,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从1917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到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兴起,再到今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成就,无疑证实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伟力,也充分展现了其生命力的强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4]所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在新时代彰显其强大生命力,也必须提高其实践的有效性。这就要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实践的转化逻辑,准确把握它们相互转化的过程机制。要不断加强对其实践的组织和管理,建立科学的实践体系和方法论,推进实践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及时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策略和方案,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实践向深入发展。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优质性。科学理论,对实践能产生较好的效力。但如果缺乏有效传播,同样会影响它的接受度及其生命力的发挥。因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成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新时代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大的生命力,同样需要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质传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优质传播,首先需要坚持科学、理性和客观的原则,避免主观臆断和夸大事实,确保传播内容的真实性和可信度;要深入研究受众的实际状况,包括他们的思想、生活、工作等等,并根据不同的人群和场合制定不同的传播策略和方案,以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充分利用好影视作品、出版物、互联网等媒介载体,畅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通道,以更好地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念和精神。同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反馈机制和反馈途径建设也须加强。这是因为当前部分传播者过于专注于意识形态内容的传播方式,却忽视了受众对这些内容的接受情况,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严重削弱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效果。要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传播的效果,就必须完善互动反馈机制,拓宽信息交流渠道,借助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建立大数据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和解决各种问题,并在交流反馈的过程中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人们所理解和接纳。

发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的先进性。无论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容的科学性、实践的有效性,还是其传播的优质性,都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的素养及其表现密不可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先进性的发挥,是能否彰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始终以先进性的标准要求自己,弘扬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先进精神和价值理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现发挥先锋榜样作用。具体来讲,一是要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矢志不渝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二是要坚持勤奋学习,注重学习和掌握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努力提升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领。三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勤恳工作,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发展和实现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竭尽所能为党和人民干更多更好的工作,做更多更实的事情。四是要带头学法守法,修身自律,保持节操,永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者的政治本色和精神品格。

参考文献

[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1、502页。

[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

[4]习近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2017年9月29日,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7-09/29/c_1121747887.htm

作者简介:

彭文君,复旦大学法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教学,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学术专著一部。

王慧,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课题信息: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础理论类课题“马克思对传统实践哲学的超越及其理论效应研究”﹝21NDJC041YB﹞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