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2024年度浙江省海洋发展智库联盟会议暨象山县海上“两山”改革创新研讨会在宁波召开

发布时间:2024-07-04

|

来源:省新型智库东海研究院

浏览:


6月25日,2024年度浙江省海洋发展智库联盟会议暨象山县海上“两山”改革创新研讨会在宁波象山召开。此次会议由浙江省海洋发展智库联盟、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象山县社科联主办,旨在探讨浙江省海洋发展智库联盟如何为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群策群力,结合象山发展海洋经济的实践成果,总结凝练象山海上“两山”实践的经验做法,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县域探索的浙江样板。

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范钧,宁波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戴世勋,宁波市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吴艳芳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二级教授何秀荣,农民日报社原总编辑、中国农业出版社原总编辑胡乐鸣研究员,宁波市发改委原副主任、市政府咨询委委员陈飞龙等专家与会,来自十多家智库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的五十余名人员参会。

范钧强调,海洋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二疆土”和“蓝色粮仓”,是当今世界各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要地。积极探索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发展路径,深入挖掘海洋经济的发展潜力,以求为“认识海洋、关心海洋、经略海洋”提供有力支撑,作为科研工作者责无旁贷。他肯定了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牵头的浙江海洋发展智库联盟立足基层,在积极探索海洋实践与海洋研究“1+1>2”的命题方面取得不俗业绩,希望未来继续以“国际局势、国家急需、浙江所能、未来所向”为原则,以“海洋强国”战略为导向,加强智库资源整合,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更加有效服务浙江“海洋强省”建设。

戴世勋指出,宁波大学的涉海学科、涉海研究都有良好的基础,东海研究院作为“浙江海洋发展智库联盟”的牵头单位,充分利用宁波大学综合性大学的优势,致力于海洋与经济、资源与生态、法治与安全等研究方向交叉融合发展,多年来建设成效显著,宁波大学会继续依托区位优势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应对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挑战,经略海洋,向海图强,共同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吴艳芳强调,宁波作为世界知名港口城市,正致力于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有过很多海洋经济发展的生动案例和实践经验,也面临着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新挑战,汇聚智库力量,破解现实难题,是本次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与象山县社科联合作的现实意义所在,未来期待更多的智库专家能够研究海洋、关注宁波,结合时代发展使命与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的必要性,帮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破题解难。

在会议主旨报告环节,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邵科研究员作了题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象山实践——海上“两山”实践的理论内涵与经验启示》的汇报,报告从象山县推进海洋经济的主要做法、象山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象山海上两山“实践”的理论启示、象山海上两山“实践”的实践启示五个角度切入,在梳理象山县海上“两山”建设已有实践的同时展望象山县发展未来。何秀荣教授、胡乐鸣研究员、陈飞龙研究员对该报告进行了点评分析,在肯定该报告研究价值的同时,也点出了象山海上“两山”实践中出现了许多工作亮点,各位专家建议研究能进一步深入挖掘,将象山海上“两山”建设理念进一步提炼,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八八战略”走深走实紧密关联起来,同时,要牢牢立足象山县发展实际,聚焦象山县作为沿海县域所面临的海洋排污、游艇市场、海工装备等前沿问题,将研究做牢做实,为现实中碰到的难题提供决策参考。

在联盟代表观点分享环节,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秦诗立、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副院长、碳中和研究院副院长钱志权、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环境政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陈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研究中心主任贺义雄、宁波财经学院甬商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江涛、浙江省海洋科学院海洋战略与规划研究中心工程师余蔚、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谢文凯等结合自身研究基础,分享了对象山海上“两山”建设理论探索和实践探求方面的观点,建议后续研究工作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从现实需求出发,探索如何助力象山打响品牌效应,加强产业集聚;第二,适度参考海洋产业分类标准,拓展研究广度与深度;第三,以“两山”理念为切入点,解释象山如何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带动五大理念在象山的发展。

(供稿:省新型智库东海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