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牢记“真”“情”“实”“意” | 之江青年系列活动——之江学术薪火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

发布时间:2024-07-04

|

来源:“之江青年学社”微信公众号

浏览:

7月3日,牢记“真”“情”“实”“意” 之江青年学术薪火研讨会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本次研讨会由浙江省社科联指导,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协会和浙江师范大学主办,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承办,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高校青年教师等近100人参会。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文贵,浙江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林一钢出席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林一钢代表浙江师范大学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介绍了浙江师范大学基本情况和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的发展情况。他指出,在浙江师范大学举行本次会议具有重要意义,希望省内外优秀青年学者通过研讨会多元对话,挖掘和传承老一辈社科学者的智慧与担当。浙师大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在人文社科领域的理论创新、学术赋能、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致力培养和打造新时代高水平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

李文贵表示,20年来省社科联切实践行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上对全省社科联组织和社科工作者提出的“真”“情”“实”“意”总要求,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勇担高水平建设社科强省使命”为主题组织了系列活动,本次之江青年系列活动就是其一。李文贵指出,“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是培养浙江社科界青年人才的重大举措,是高层次人才培育的重要平台。13年来,“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培养出了一大批学术功底扎实、学风严谨、创新能力强的优秀青年社科学者。她对之江青年及青年社科学者的成长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一要不断强化学术担当,坚持守正创新,力争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二要不断内化服务意识,持续提升决策咨询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咨政建言服务决策作用;三要始终坚持示范引领,在传承和创新的过程中成长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和学术研究的开拓者,为“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贡献青年社科力量。

研讨会第一阶段为主题报告。浙江工商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陈衍泰教授以“民营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战略——基于浙江等地区的分析”为题,阐述了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重点、难点、创新点,5个子课题结构与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与路线,研究基础等。他从新兴经济体对外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企业国际化相关研究,国际产业、产能的分工与合作研究,民营中小企业及其国际化理论脉络研究,“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产能相关研究,全球治理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脉络研究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以及在该过程中形成有待总结的新模式。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周青教授以“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标准化建设路径”为题,从新质生产力以及标准化的政策沿袭出发讨论其作用逻辑,对比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五省市未来产业标准做出阐释,对未来产业主攻方向进行对比分析,对行业与新质生产力之间做相关性分析。在路径选择上,周青教授指出由于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比例较低,由我国主导制定的国际标准也偏少,我国标准化建设任重道远。基于此,他给出相应的建议,浙江要抢先制定出台有关新质生产力标准制定的规划,启动实施基础科学技术创新行动计划,积极创建高能级科创发展平台,大力激活标准建设主体等。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二级教授王祖强以“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为题,从浙江经济新气象、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最大的特色、发展壮大民营企业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民营经济新飞跃根本动力等四个部分进行报告。他指出,改革开放开启了浙江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样的环境下,民营经济强则浙江强、民营企业好则浙江好。他介绍了浙江民营经济的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短板与问题,提出转型升级总目标与基本思路。他指出,要破解基础理论和意识形态的困境,以便更好地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民营企业需要良好的稳定的可预期的国际经济环境,要反对“筑墙设垒”“小院高墙”“脱钩断链”,才能助力我省民营经济更上一层楼。

第二阶段为“学术薪火相传”交流活动,与会之江青年社科学者与资深专家就“学术薪火如何相传”进行了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代际之间的交流对青年社科学者的成长非常必要,青年学者不仅能汲取前辈学者的宝贵学术经验,更能体悟到科研中积极的学术态度和社会责任。

此次之江青年学术研讨活动,进一步激发了青年社科学者对传承和发展社科事业的热情与担当,助力青年学者成长,让学术薪火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