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中国—东盟数字经济研修班暨首届中国—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数字经济研修班顺利闭幕。
本届研修班由浙江大学、亚洲开发银行及其区域知识共享中心、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联合主办,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承办,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协办,是浙江大学“求是智库”品牌声誉建设项目,向东盟和中亚辐射而开展的一次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实践和知识交流。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范钧在致辞中表示,省社科联作为浙江省委、省政府联系社会科学界的桥梁和纽带,非常鼓励和乐见专家学者在数字产业、产业数字化、数字政务、数字技术与创新等方面和更多来自各国的政府、企业、学界的专业人士分享前沿理论和知识,分享浙江数字经济实践的经典案例,体验数字时代的巨大革新。学员们都是来自各国数字经济的领军人才、政府相关重要岗位的官员、企业界的实践者和直接创造者、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研究者,希望未来能进一步深化合作、创新实践、共享成果,共同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项目组织方代表亚洲开发银行东亚部首席国家专家Akiko Terada-Hagiwara、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第二副院长Kuat Akizhanov,合作方代表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玉良,学员代表巴基斯坦国家银行数字创新与结算部副主任Usama Khan Jadoon、东帝汶驻华大使馆教育参赞Rogerio Paulo Chaves、迪拜大学商学院本科生项目主任Genanew Bekele分别致辞。
研修班邀请10余名来自海内外一流大学、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的专家学者授课,课程内容包含数字产业、产业数字化、数字政务与治理、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数字技术与创新等模块。在现场教学环节,来自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的36名学员前往阿里云、托普云农、中国移动、浙江陀曼、海亮教育等机构考察调研,感受数字经济在商业、农业、通讯、制造、教育等不同领域的迅猛发展、应用及技术突破;前往绍兴、义乌等体验浙江数字经济发展先行省份的成果。
经过为期两周的课堂教学、现场教学、与企业行业交流对接、数字经济专业市场之旅等,学员们分组做小组报告,分享本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及本次研修的收获和认知。
亚洲开发银行区域知识共享中心对研修班效果进行了评估,发放问卷36份,回收有效问卷31份。据显示,30名学员(96.8%)表示“研修班很有用”,31名学员(100%)表示“研修班能够提升其对数字经济的认识与理解”,30名学员(96.8%)表示“研修班中学到的知识能够应用到工作中”。
供稿:省级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浙江大学)国际发展与治理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