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年初,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明确提出要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浙江精神。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并特别指出要“健全干部担当作为激励保护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等一系列重要论述。2024年初,浙江召开的“新春第一会”,从现代化先行核心支撑、基本路径、根本目的、深层力量等四个维度,强调了“三支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部署打造勇创新敢争先、能担当善作为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者大军。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同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高素质干部队伍也是决定因素。今年“新春第一会”提出,抓“三支队伍”建设必须把准方向,要从政治上领航铸魂。因此,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化理解赋予浙江新的方向、新的要求、新的动力,深入落实省委“新春第一会”精神、推进“三支队伍”建设工作,就特别要重视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特别要学懂用活浙江精神密码,以高站位、广视野和大格局,科学辨识、积极应对改革发展前进征途中面临的形势任务与使命挑战,激励干部勇挑大梁、担当善为、冲锋在前,牵引并带动“三支队伍”建设不断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一、担当善为与秉持浙江精神的辩证统一
浙江精神“始终流淌在浙江人民的血脉里”,充分体现在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创新实践中。秉持浙江精神,是浙江精神文化软实力,耦合催化、整体提升政治、经济、社会、生态、党建硬实力的价值体现和系统要求。担当善为是发展的动力之源、事业的进步之基,也是牢记身份、践行宗旨、甘于奉献的基本要求。只有秉持和发扬浙江精神和担当善为精神,才能自觉主动地将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也才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组织保障和干部保障。
从中央对浙江历来的期望和要求来看,从浙江精神多样呈现和内核衍化跃迁的客观趋势来看,从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对高素质干部的必然要求来看,担当善为与秉持浙江精神具有辩证统一性。
1、担当善为与秉持浙江精神是一致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一以贯之的关心重视、寄予厚望,曾多次提出“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如在2018年7月,对浙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一并强调,“保持战略定力,秉持浙江精神”“勇立潮头方显担当”。从中可以看出,中央对秉持浙江精神和践行担当的要求是紧密相关、有机联系的。
聚焦解答浙江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如何更好谋划、前进动力如何持续增强、地域标识如何保持鲜亮、底蕴精髓如何充分彰显等影响重大、牵涉全局、事关长远的大命题新课题,就必须要务下真功、务见真章、务求实效,在大事难事面前不回避,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在困难阻碍面前敢为人先、敢闯敢试,在矛盾挫折面前敢于碰硬、敢抓敢管,在风险挑战面前敢于创新、敢作敢为,这些都体现了浙江精神“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对干部更高层次的要求。
2、担当善为是秉持浙江精神的客观要求
浙江精神萌发于历史悠久、钟灵毓秀的之江大地,孕育于富有创造、活力迸发的红色热土,是浙江独特自然环境、风俗人情、行为方式的产物,是各种有利文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晶。用浙江历史、浙江文化、浙江经验、浙江精神来教育人民、熏陶人民、鼓舞人民、激励人民,最终形成了共同的精神认同和文化认同。尽管浙江是地域小省、资源小省、人口小省,发展基础和自然禀赋并不厚实,但推动浙江成就、浙江奇迹、浙江示范产生的关键,正是这片土地及其人民所独具的精神品质,以及浙江干部群体乐于担当、勇于担当、善于担当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同志在2006年深刻指出,“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作为文化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激发浙江人民的智慧、活力和创造精神,进而让浙江的经济更富强、生活更富裕、精神更富足、社会更和谐”。
担当凝聚气质、通达未来。“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亩均论英雄”和三个“一号工程”等重大体制机制改革渐次落地、享誉全国,宁波模式、温州模式、萧山模式和义乌模式等突破常规的浙江经验四处开花、催生奇迹,都书写着一幕幕“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奋斗故事,背后都闪耀着一个个矢志为民、迎难而上、担当善为的干部名字,共同构筑了以浙江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场域,齐心共建了浙江人民求真、向善、创美的精神家园。
3、担当善为是秉持浙江精神的必然要求
浙江精神着眼于克服先天不足和成长烦恼,形成于奋进新时代、筑梦新征程应有的精神个性和应然的精神状态,适应于由被动倒逼转向主动蝶变的形势变化,完成了对策性改革向预见性谋划的转变,探索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新路径,以实现“凤凰涅槃”“腾笼换鸟”飞向新高的要求,最终确保实现“立足浙江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
浙江精神系统化构成了浙江经济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各个发展阶段必不可少的精神要素和价值要件,表明了当前对浙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客观规律的充分理解和客观认识,凸显了“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这个时代发展所必备精神基石的特殊作用,诠释了浙江打“创新牌”、吃“改革饭”、走“开放路”的必然选择,指引浙江更好地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先行者”新定位,扛起“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新使命,在一体推进创新改革开放、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共同富裕体制机制上先行探索突破。
二、高素质干部要做秉持浙江精神担当善为的排头兵
潮头不容易站稳,担当不容易肩负。“文化要素是综合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文化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素质是领导者和劳动者的首要素质”。越是面临关键时期、复杂局面,越需要旗帜鲜明、态度坚决,系统汲取浙江精神的智慧、能量和养分,洞察其历史贡献和时代价值,释放其不竭动力和激励作用。越是面对繁重任务、叠加风险,越需要殚精竭虑、善作善成,涵养担当善为的定力、魄力和毅力,开阔运筹帷幄、进退有据的宏观视野,练就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本领。
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对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论述,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握时代脉搏、洞察时代大势、顺应时代潮流,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迫切需要锻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以排头兵的姿态,切实扛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重任。
1、把握历史方位,始终干在实处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每一个历史阶段,都考验着干部的担当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改革的艰巨性、联动性、复杂性愈加突出。把握历史方位,适应省情、社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有效应对重大挑战、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抵御重大风险,必须要提高站位、深化认识,从容应对形势和任务变化,不断拿出新招实招硬招,才能适应新时代、落实新部署、实现新目标。
把握历史方位,始终干在实处,必须要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每一名干部不管是在哪个领域、哪条战线,都要始终秉持浙江精神,自觉接受政绩观教育,拓展历史视野,认清历史规律,把握历史主动,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和使命自觉,敢闯敢干、善谋会干,让勇担当、善作为成为永不褪变的本色。要求真务实,尊重实际、大胆实践、讲求实效、真抓实干,把经验思维转化为理论思维;要诚信和谐,维护纪律、敬畏纪律和践履纪律,按照制度、规矩做事,不触碰法纪红线,不逾越廉政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还要开放图强,推动思想大解放、视野大开阔、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依靠群众、凝聚群众、团结群众、惠及群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扎扎实实谋事干事成事。
把握历史方位,始终干在实处,才能把党建设好,把国家建设好,把民族发展好。“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高素质干部必须遵循“三大规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敬畏组织、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把好政治关、作风关、品行关、廉洁关,将组织目标与个人追求统一起来,为人民掌好舵、领好航、用好权。要用求真务实精神滋养才气,用诚信和谐精神增厚底气,用开放图强精神厚植勇气,提高科学思维和专业素养,不断补齐能力短板、填充经验盲区、弥补知识弱项、克服本领恐慌,使领导现代化建设的意识观念不断得到升华,精神状态持续得到提振,道德品质真正得到锤炼,想发展、谋发展的意识不断增强,全面提升应对挑战、驾驭风险的潜能,努力为党担当、为国担当、为民担当,切实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把总书记擎画的壮美蓝图加快变为美好现实。
2、把握区位优势,始终走在前列
作为“三地一窗口”,浙江不仅有扎实的工作积累和基础,而且更有条件、更有动力、更有信心用红色基因固本培元铸魂领航,用浙江精神鼓足干劲厚植优势,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继往开来。要把准浙江所处的政治坐标、使命坐标、发展坐标、精神坐标,建强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把浙江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做得更好,进而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实现高质量的大发展,展示浙江特质、展现浙江担当、展露浙江风采。
把握区位优势,始终走在前列,要赋能新质生产力,牵引中国式现代化浙江实践。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始终秉持浙江精神,深化“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将深入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和推进“三支队伍”建设融通集成起来,将事业发展和干部成长高度统一起来,砥砺奋进、勇毅前行。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始终坚持战略、创新、辩证、法制和底线思维,强力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强省,加快建成人才强省,增创人才新优势,进而加快实现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质量变革,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更加生动。
把握区位优势,始终走在前列,既要想干愿干积极干,又要能干会干善于干。要把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把心思用在无私奉献上,把浙江精神、担当精神融汇贯通,并作为道德修为、奋斗激情、价值追求和政党自信,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满腔热情面对工作、研究工作、推进工作,做到面对矛盾有办法,面对难题有路径。要时刻保持战略定力,能够以奉献的觉悟甘为人梯,以全局的视野当好配角,将奋斗的终点、努力的方向、拼搏的路径,牢牢落在满足群众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上,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要干,必须担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在纷繁复杂的风险考验面前能够树立起正确的态度、思想和决心,体现出应有的胸襟、勇气和格调。
3、坚持“八八战略”,始终勇立潮头
“八八战略”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品格,体现了鲜明的战略思维、忧患意识、问题导向和担当精神,彰显了聚焦新的历史起点、破解先发问题、推动新的一轮发展的奋斗品质,巩固并发展了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是勇立潮头的内源动能和根本保证。在大事业需要大担当、大事业彰显大担当的鲜明导向指引下,干部队伍要落实省委一腔热血、一心为民、一身本领、一马当先、一尘不染等“五个一”要求,以“八八战略”为指引,勇敢立潮头、永远立潮头。
坚持“八八战略”,始终勇立潮头,就是要大力推动中央大政方针在组织领域一贯到底。“八八战略”致力于巩固党执政的基础,高度重视提高从严管党治党的效果。对于高素质干部的要求,必须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在“八八战略”指引下,做落实党的基本路线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引领者,使担当善为成为基本的工作状态和生活方式,抓在经常、融入日常、落在平常。要严格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监督,高标准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提高政治站位、保持政治定力、突出政治标准、增强政治觉悟、严格政治自律,维护向好向上向善的政治生态,切实做到“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浙江见行动”,将党在新时代的科学理论、创新思想、政策主张、发展方略有机转变为推动全省发展的有效措施,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努力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坚持“八八战略”,始终勇立潮头,就是要继续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八八战略”是一篇不断续写的大文章,既擎画了改革发展的战略指引,也绘制了干事创业的战术指南。领会贯彻“八八战略”,必须要采取全局的眼光、科学的精神、统筹的方法,把履职尽责作为衡量自身是否恪尽职守的根本前提,把踏实肯干作为评判个人是否合格的根本要求,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各项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把责任担当贯穿于抓目标落实的全周期全过程全领域。在其位,要谋其政;干其事,要求其效。既要不摆花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不做面子工程;也要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强化主责主业,强化务实重行,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从政能力,切实把浙江精神发扬光大,切实把担当善为贯彻到位,以创造性突破创新性发展将党的路线方针、战略举措和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勇者为先、谋篇在先、实干争先,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向党和人民交出高分答卷。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N].浙江日报,2006-2-5(1).
[2]新华社.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始终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N].人民日报,2023-9-25(1).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526
[4]中国青年报.习书记给我们讲述“浙江精神”[N].中国青年报,2020-6-1(1).
[5]中共浙江省委.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 改革开放再出发[N].人民日报,2018-7-20(1).
[6]浙江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干在实处永无止境 走在前列要谋新篇 勇立潮头方显担当[N].浙江日报,2018-7-10(1).
[7]习近平.从“两只鸟”看结构调整[N].浙江日报,2006-3-20(1).
[8]浙江在线.一以贯之深入实施“八八战略” 省委书记易炼红介绍“浙”20年精彩蝶变[EB/OL].https://www.zj.gov.cn/art/2023/7/6/art_1554467_60148062.html
[9]易炼红.在浙江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上的报告(摘要)[EB/OL].http://www.zjzzgz.gov.cn/art/2023/12/20/art_1405239_58892018.html
[10]习近平.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总序.[EB].浙江宣传.今天,重温16年前的一篇序言,2022-5-30
[11]中国新闻网.习言道.[EB].中国新闻网.干部干部,干是当头的.2023-2-12
[12]习近平.在2018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18-2-15(2).
作者简介:
张枝实,浙江开放大学发展规划处、系统建设处处长,研究员。
来源:之江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