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12月,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本届优秀成果奖共评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应用对策研究与科普优秀成果奖和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三大类299项,其中一等奖60项、二等奖179项、青年奖60项。获奖成果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重大命题,按照“真”“情”“实”“意”总要求,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主线,立足浙江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伟大实践,聚焦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前沿,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发出浙江声音,彰显了浙江学人深厚的学术积淀、缜密务实的学术方法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成果
点击播放视频
浙江师范大学陈年福教授所著《殷墟甲骨文辞类编》一书,2021年9月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获“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古籍整理类)。
简介
《殷墟甲骨文辞类编》是一部全新的大型甲骨文引得类工具书。该书在作者历经20多年自建甲骨文全文数据库基础上编纂完成,共计1920万字,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也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甲骨文引得》编纂及其数据库建设”优秀成果。该书分为十册,前九册为正文,第十册为附录和索引。这是一部汇集并释读全部已经著录的殷墟甲骨文文辞,按字头分辞目编排,以原文与释文相对照的方式编纂的全新大型文本引得类工具书。
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学术贡献主要有:第一,整理新建字词总表,编纂体例科学新颖。《类编》全书参考了百年来甲骨文研究的成果,在排除误摹字、残泐字、重出字的基础上,确立了167个甲骨文部首,用甲骨文部首统领单字而系属全部文辞,以此建立字词总表(连同合文共4149个字头),同一字(词)头下的全部文辞又按辞目分类编纂,每一条文辞均分片号、原文、释文、组类四栏收录;辞目分类则突破以往仅以字词形式相同而聚的编纂方式,在提取辞条时尽可能以义相属,以语言的自然分词为单位,或是专名、短语、某些特殊的语法结构单位和固定语,这一分类可以为甲骨文词汇与语法研究提供材料。第二,剔重缀合一一整合,文本材料完备可靠。《类编》囊括目前已经发表的全部甲骨文著录材料,包括《甲骨文合集》出版以来的37种殷墟甲骨文著录材料与5种甲骨缀合材料。《类编》根据甲骨学界最新成果,对全部辞条进行全面的剔重、剔伪整理。对目前已缀合的3535组甲骨文文本做了系统的文本整合工作,对误缀片也做了文本离析的整理工作,保证了材料的真实可靠与高质量整理。第三,充分吸纳学界成果,文辞释读准确有据。甲骨文文本整理的首要任务是将甲骨中的文字正确地释读出来。《类编》在文辞释读上尽可能参照清晰的拓图,比照相同的文例、辞式,吸纳学界最新的释字与校订成果,细致把握字形构造,全面考察文辞用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而做出释读,校正了以往释读上的不少错误。第四,专门字体清晰美观,字词检索方便快捷。《类编》全书所用甲骨文原文与释文使用专门制作的矢量字体,所造的甲骨文原文字形约14000个,与拓片上的字形能够准确对应,字形清晰美观;每册书正文前均附有甲骨文部首表索引页,每页页脚附有对应的具体字号及甲骨文部首,书后附《字词总表与辞目检索》,除有利于字头、字号、辞目的快捷检索外,也方便整体浏览全部字形与辞目。
该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与本大型引得工具书直接相关的前期成果主要有《中国语文》2篇。该书出版后的社会影响较大,川观新闻、新华社“现场云”、浙江新闻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门报道。本书的配套电子数字出版“殷墟甲骨文数据库”,于2022年4月在中华书局籍合网正式上线,《光明日报》、新华网、文汇网等30多家媒体进行报道。
作者简介
陈年福,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汉语史、古文字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