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江南。4月12日至4月14日,首届朱彝尊研究中心学术工作坊开讲,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围绕“朱彝尊事行、思想与家族文学研究”“朱彝尊与浙西文化建构与传承”展开深入对话,持续擦亮朱彝尊这一张属于嘉兴、属于江南、属于中国的文化名片。
朱彝尊是明末清初著名经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藏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成绩,是“清词三大家”之一。早在2003年,秀洲区就成立了朱彝尊研究会。今年3月2日,“朱彝尊研究中心”在秀洲区王店镇举行了揭牌仪式,秀洲区与嘉兴大学合作,致力于朱彝尊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承,打造学术高地,引领研究方向。
活动现场,长期致力于朱彝尊专题研究的南京大学教授张宗友,和大家分享了朱彝尊晚年选择《村舍二首》作为诗作《曝书亭集》开篇的深意,而这也是理解朱彝尊一生事行的关键文本之一。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程在谈及朱彝尊在诗学批评方面的造诣时表示,朱彝尊治学不倦著作丰赡,晚年撰著的《明诗综》作为一部大型断代诗歌总集,不仅具有突出的诗学批评成就,也是认识明代诗史的最为重要的文献资料和诗学批评著作。
活动中,诸位专家学者共开展了6场学术报告,就最前沿的朱彝尊研究进行了学术交流探讨,拓展研究视野。
此外,朱彝尊研究中心还聘请了鲁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崔晓新、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教授王利民、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李程为朱彝尊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为朱彝尊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力量。接下来,专家学者将跟随朱彝尊的步伐,走访南湖、烟雨楼、子城、王店曝书亭等地,进行文化考察。
嘉兴大学文学院朱彝尊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马腾飞表示,2028年是朱彝尊诞辰400周年,彼时朱彝尊研究必将更加深入,获得更广泛的认可,专家们将立足朱彝尊研究中心这个稳定的学术研究共同体,进一步多维度、深层次地耕耘朱彝尊文化研究。并计划在诞辰400周年之际打造一个大型国际学术交流会,弘扬地方先贤和浙西文化。
本次朱彝尊研究中心学术工作坊,为朱彝尊研究注入更强活力,秀洲区也将持续挖掘、传承、创新朱彝尊文化,以推进多个核心文化基因的组合式利用,让朱彝尊文化成为秀洲乃至长三角地区的文化大IP,使其文化基因代代传承。
悠久文脉常接续,词宗故里显风华。一批具有嘉兴气派、秀洲辨识度的朱彝尊文化研究成果、品牌活动等也将陆续推出,为秀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文化力量。
(嘉兴市秀洲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