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社科联充分整合属地资源,通过多阵地联动、多业态创新,将社科普及基地串点成线,积极开发特色旅游点位的社科功能,深化发展“社科+”模式,持续推动社科普及与文旅发展双向赋能。
一、链接农业,让社科普及更“接地气”。在省级社科普及基地毛泽东同志新仓经验批示展示馆,通过大量图片、实物及动态场景还原,生动展现上世纪50年代农业生产与供销合作的情景,创新普及“新仓经验”历史与发展脉络。在吉仓农旅基地的沉浸式农庄,建设产品种源发掘、种植技术、食用方法等内容的作物科普展示区,让游客在沉浸式田园体验的同时,能了解到更多接地气的农学知识,提升社科普及的多元性、趣味性。
二、联动旅游,让社科普及更“出新意”。平湖市社科联充分发挥特色“村节”吸引力,将社科元素融入到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等大众化产品中,让社科普及展示更开放、更灵活。近期,平湖市社科联结合露营春友会,开展地方特色的“食春·野米饭”社科普及活动,为游客普及野米饭的起源、制作方式及历史传说,让大家在赏味的同时,也能收获有趣的乡土知识。
三、结合研学,让社科普及更“有内涵”。平湖市社科联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自然教育营等实践项目,建设社科展示平台和研学线路,组织青少年赴陆维钊故里展示馆、许明清烈士事迹陈列馆等社科普及基地开展非遗文化体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在追寻先辈足迹中,感悟革命精神,感受信仰力量。同时,为了进一步传播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社科人员还组织群众前往印刷展示馆、童车生产基地等阵地参观,带领大家体验雕版印刷技术,普及传统制作工艺。
接下来,平湖市社科联将继续打造特色、发动群众、做优服务,通过探索更多“社科+”发展路径,将地方特色、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有机融入社科普及中,为群众提供更多创意性的社科体验。
(平湖市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