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汇聚西学精髓,培育本土英才:张斌贤教授的治学理念与家乡情怀

发布时间:2024-05-28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浙江英才辈出,灿若繁星,在新时代亦有众多浙江人或在浙江学习、工作过的著名学者大咖熠熠闪光,他们在五湖四海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们也一如既往地关注关爱着浙江。

为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建设社科强省,加快提升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打造一支与“两个先行”建设相匹配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根据《浙江省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精神,浙江出台全国首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发展规划文件并启动“浙籍社科学者”相关工作。关注浙江热点问题,贡献智慧出谋划策,“浙籍社科学者”栏目为浙江和“浙籍学者”搭建桥梁,本期分享浙籍社科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张斌贤教授的治学理念与家乡情怀。

潜心研学

张斌贤教授自1986年7月至今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38年来一直致力于外国教育史、西方教育思想史和美国教育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着对教育学科的深厚感情与执着追求。他对西方教育思想、教学空间史、学制发展史、学校教育制度等进行了深入而细致地辨析。以西方教育思想为例,张斌贤教授从重新审视学科传统的角度对洛克的家庭教育、绅士教育思想进行了回顾,并重新梳理了洛克的教育思想体系,为教育思想的研究和教育经典的解读提供了新思路和范式。他基于在教育史研究领域的长期积累与丰富经验,提倡教育研究者要以阅读为基石,精进个人的学术造诣与写作能力,使学术写作成为推动学术进步和学者个人成长的内在驱动力。张斌贤教授鼓励学者要勇于创新、敢于质疑、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在批评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为教育学科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张斌贤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研究生教育质量标准和保障体系研究》,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西方教育思想史》、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迎接工业化的挑战:美国职业教育运动研究》和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自主科研项目《美国教育思想史》等,这些项目不仅体现了他在教育领域的深厚学术造诣,也彰显了他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深刻洞察。

严谨治学

张斌贤教授多年来潜心致力于欧美教育史研究,形成了对西方教育史深入而系统的理解。无论是宏观的教育思想史、教育制度史、学校空间史,还是微观的“六三三学制”沿革、班级授课制起源等,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基于对绅士教育、杜威和进步主义教育关系等历史脉络的深入探索,张斌贤教授指出当前教育学界存在的急功近利、不尚“实学”问题,因此他倡导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学科的深耕。基于对教育演变的长期研究,张斌贤教授指出,不同教育空间有不同功能,不能相互替代,而是相互补充。学校空间的变化过程既是教育活动场所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空间位移过程,是学校从“无形”到“有形”、从前制度化到制度化的演变过程,是学校职能及其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特性发生变化的过程,也是教育活动从人类其他形式的社会活动中逐渐分离和分化并成为一种专门和独特社会活动的过程,是不同时期教育观念和儿童观念的更新过程。

心系浙江

张斌贤教授对浙江怀有深深的热爱与责任感,他不仅以自己在教育领域的深厚学术底蕴为浙江的教育发展贡献智慧,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浙江教育的深厚情怀。他的学术探索与实践精神,为浙江的教育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点燃了希望之火。

张斌贤教授培养的多位博士研究生,如今已成为浙江各地教育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其中,既有省属高校的主要负责人,有高校相关学科业务骨干,也有基础教育一线的名师名校长。如杭州市天长小学校长楼朝辉在中小学教育领域深耕,其专著《学校教育交往实践的现实与可能》为浙江乃至全国的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王慧敏博士专注于美国教育史研究,成果丰硕,已在学术界崭露头角。

张教授经常受邀在浙江各高校举办学术报告,如主讲《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训练的关键环节》《学术写作与研究生学术能力提升》等,围绕学术写作的挑战、意义和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同时从文献综述的重要性、方法和技巧等方面给予了师生们深刻的启示,帮助师生们提升学术研究与写作能力。

张斌贤教授多年来心系浙江教育事业的发展,于2018年兼任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现更名为经亨颐教育学院)名誉院长。他不仅对学院内部工作机制进行了全面的完善与优化,还致力于强化领导班子的建设,为学院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引领下,学院积极追求内涵式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从而实现了学院整体工作水平的显著提升。张斌贤教授的不懈投入和对浙江教育事业的持久关怀,共情着每一位在外思乡的浙籍学者,为浙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和持续的发展动力。

浙籍社科学者介绍

张斌贤,1961年生,浙江杭州人,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1年),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现兼任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理事长、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学类)副主任委员、《教育学报》主编。获国家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特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先后出版了《西方教育思想史》《教育政治学》《现代国家教育管理体制》《社会转型与教育变革》《美国高等教育史》《教育与美国社会改革》(三卷本)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