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践行“真”“情”“实”“意”,创新发展新时代浙学——第二届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国际学术会议在杭州师范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省社科联、中国心理学会指导,杭州师范大学和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主办。会议以“婴幼儿发展:健康·养育·照护”为主题设置了十二个分会场以及九个硕博论坛。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新西兰、日本和中国等国家的360余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交流新时代婴幼儿发展与托育研究问题。政府有关部门、托育机构代表、相关专业师生等近千人参加开幕式,共同见证了国际婴幼儿产学研融创计划启动,并聆听主旨报告。
新时代育儿观念发生转变 如何实现生育支持和人口素质提升
“近年来,我国托育服务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托育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家庭处三级调研员梁效革在会上指出,仍有大量家庭的托育需求未能得到满足。他表示,儿童早期发展是国家长期发展的基石,这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托育服务是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的基础工程,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在梁效革看来,新时代育儿观念发生转变,呼唤高品质的保育。他介绍了近年来开展的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工程、举办第二届全国托育服务宣传月等活动,他表示,要以多种形式增加托位供给能力,多种渠道降低托育服务成本,多种办法提高托育服务质量,多种宣传提高托育服务影响力。
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方健国表示,婴幼儿发展和托育一头连着万家福祉,一头系着民族未来。浙江省从实现两个先行出发,持续推进“幼有所育”向“幼有善育”普惠发展。杭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婴幼儿健康发展,积极构建普惠、优质、均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2023年,杭州市荣获全国第一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年底获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
新时代婴幼儿研究与实践 杭州师范大学持续发力
杭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张杭君在会上表示作为以师范教育为传统优势的高校,在婴幼儿发展与托育研究上杭师大尤其负有社会责任,将该研究的重要支撑学科——教育学作为争创“双一流”学科,在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实践应用等方面开展了诸多探索,取得了系列成果。他介绍了杭师大依托未来教育研究院、“0—3岁儿童发展研究中心”等,组织开展交叉学科论坛、申办国际学术期刊,扎实推进省哲学社会科学培育实验室——婴幼儿发展与托育实验室建设。杭师大开设“婴幼儿托育”微专业,研制《托育综合服务中心评估标准》,联合高校、医院、社区等30余家单位发起“儿童发展联盟”,开展百场公益活动,在建强附属幼儿园基础上新开设2个校外托育园,走出了“医—养—育”一体的杭州托育新路子,努力为杭州“一小”单元建设提供师大解决方案。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苏彦捷教授点赞了杭州师范大学开展的婴幼儿发展研究与托育实践。她表示,杭州师范大学有学科专业优势,特别是学校心理学聚焦儿童发展与心理健康,开展从心理发展到脑智发育再到行为干预的心脑医教。这种交叉融合研究恰好契合婴幼儿发展研究与托育实践。她认为,本次会议聚焦婴幼儿托育工作,助力家庭解决托育问题的后顾之忧,这不仅是每个个体家庭的愿景,也为国家将来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会上还启动了“国际婴幼儿产学研融创计划”。该计划将汇聚全球高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科研智力资源与婴幼儿产业企业双向融合创新,切实推进“幼有善育”,助力婴幼儿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提升。
(杭州师范大学供稿 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