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浙江省新型政商关系“亲清指数”(2023)发布

发布时间:2024-05-28

|

来源: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

浏览:

2024年5月18日,浙江省新型政商关系“亲清指数”(2023)发布会在浙江工商大学召开。这是省级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大数据与统计指数研究院、教育部重大项目“新型政商关系研究”课题组连续第六年联合发布浙江省新型政商关系“亲清指数”。会议由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执行院长吴波主持。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潮新闻”客户端全程直播发布会。

浙江省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范钧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表示,浙江省委省政府历来重视营商环境与亲清政商关系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显著成效。这些成就为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也为社科界与智库专家学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深厚的研究土壤。他希望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继续围绕“民营经济壮大发展”这一主题,紧扣在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的时代命题,深耕“亲清指数”智库品牌,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提升水平,努力把研究院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省级新型智库。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副院长徐越倩发布《浙江省新型政商关系“亲清指数”报告(2023)》。本次发布的“亲清指数”包括“亲近指数”和“清白指数”两个维度,设有7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18个三级指标。其中,“亲近指数”由服务力、支持力、企业活跃度和亲近感知度4个一级指标构成,“清白指数”由政府廉洁度、政府透明度和廉洁感知度3个一级指标构成。

根据测算结果,浙江省11个地市新型政商关系“亲清指数”最高分为78.6,最低分为68.5,平均分为72.0,标准差为2.8,地市间差异相对较小,杭州、绍兴构成第一梯队。“亲近指数”最高分为74.0,最低分为61.6,平均分67.0,标准差为4.1,区域内差异相对较大,杭州、台州、丽水分列前三甲。“清白指数”的最高分为83.2,最低分为70.1,标准差为3.7,区域内差异相对较小,杭州、绍兴、舟山排名前三。

为了提高研究的颗粒度和精细度,课题组今年还选定服务力、政府透明度等部分指标,对余姚、新昌、瑞安、龙游、缙云、德清6个区县进行了初步分析,这是课题组将指数研究推进到区县的首次尝试。

在实地调研方面,课题组采用浙商研究院设计的“2024年浙江省亲清政商关系调查研究表”,共计完成面向全省11地市的2835份有效问卷,问卷的覆盖面相较往年更加全面、客观,数据采集更广泛、充分。

会上发布了三个优秀“亲清政商关系创新案例”。经专家评审,宁波市江北区的《推进“一件事”政务集成改革 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桐乡市的《亲清引领 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桐乡实践》和山东省东明县大屯镇的《亲清共融 合力共赢——东明县大屯镇全力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获评优秀案例。“亲清指数”课题组的案例研究已从浙江走向全国,从地级市下沉至区县、乡镇。

宁波市江北区打造全市“两个健康”先行区建设示范案例:系统推进“一件事”政务集成改革,让政务服务主动增值做加法,让企业群众办事次数做减法,在破解制约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上做除法,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做乘法,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亲清政商关系。

嘉兴桐乡“三治融合”基层治理实践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示范案例:不断优化符合市场主体期盼的良好营商环境,回应市场主体合理合法诉求,厘清政商交往定位,破题体制机制梗阻,引领企业自治,构建亲清统一的政商关系,政务环境连续两年斩获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十强,成功上榜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县(市)名单。

菏泽市东明县板材加工基地的乡村振兴示范案例:该地大屯镇是山东省板材加工基地,乡村振兴示范镇,近年来,镇政府亲商重商,激发全民创业活力,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加强监管,做好帮扶,与企业共渡难关,亲清共融,合力共赢,盘活一个产业,带动一方发展。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查志强、浙江大学公共服务与营商环境评价研究中心主任胡税根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鹏教授、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苏洁澈教授分别作精彩点评。专家们一致为研究团队聚焦重点,持之以恒地推动“亲清指数”报告体系的研究工作点赞,同时就指标的迭代优化、评价结果的多维度比较分析、对策建议的落地推进、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中国华商研究院)院长、“新型政商关系研究”课题组首席专家陈寿灿教授认为“浙江省在新型政商关系建构上坚持治理创新、以数字化改革培育新动能,突出了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亲清统一’的特点,形成了具有浙江辨识度的营商环境品牌,已成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窗口。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将立足浙江、面向全国,向社会提供重要公共思想产品,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智库力量。

供稿:省级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工商大学浙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