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中国蓝新闻客户端|一场干货满满的直播:非遗泥塑社科普及活动

发布时间:2024-05-24

|

来源:嘉善县社科联 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浏览:

践行“真”“情”“实”“意” 担当社科使命——5月11日下午,由嘉善县社科联主办的2024年嘉善县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暨杜鹃花社科普及知识展在嘉善县大云镇启动。

今年的社科普及周活动,除了线下活动,首次以线上直播的方式宣介并展示嘉善县传统非遗文化,包括省级非遗项目杜鹃花造型艺术,市级非遗项目泥塑、脱胎大漆技艺、米酒酿制技艺等大云的传统非遗项目,希望更多的人能了解和关注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将其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下去。

“直播间的朋友们,一起跟着镜头来了解非遗泥塑的前世今生……”下午,位于嘉善县大云镇的丁海龙非遗传承馆社科普及基地,直播团队正在进行社科普及直播,高级工艺美术师、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丁海龙老师化身“主播”,热情地向直播间的朋友们展示自己的泥塑作品,并分享了自己的创作感悟,畅谈了自己对泥塑文化和农耕文化的深刻见解和情感表达。

走进丁海龙的工作室,一股浓厚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映入眼帘的是大大小小的泥塑作品,造型洗炼夸张,神情生动,别具一格。从泥塑作品《嘉善先贤陆贽》《光影记忆》……到《看电影》,他们有的严肃端庄,有的温文尔雅,有的坚韧不屈,每个“泥人”都承载着民族民俗、农耕文化、工匠文化……泥土在丁海龙的手里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非遗保护传承关键在人,丁海龙老师每周都会到大云镇缪家村指导村民和青少年开展泥塑创作,每半个月开展一次集中培训,将自己的一技之长传承和传播出去。今年以来,累计有300多位村民和青少年参与了泥塑课程培训,既让缪家村的村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也让泥塑课成为了最近村里的新风尚,丁海龙也因此收获了一大群“粉丝”。

此次嘉善县社科普及周活动深刻践行“真”“情”“实”“意”,将社科普及的使命与非遗保护传承结合起来,而泥塑创作作为农耕文化遗产,它蕴含的人文精神,在乡村有着凝聚人心、改善民风的重要作用。这些泥塑作品不仅是对这些美好场景的浓缩和再现,也成为了社科普及传递的生动载体。

(嘉善县社科联供稿  转自中国蓝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