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全省社科联组织和社科工作者提出“真”“情”“实”“意”总要求2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全省统一部署,4月29日下午,嘉兴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在海宁市长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举办。活动由嘉兴市委宣传部、嘉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海宁市委宣传部、海宁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承办。来自嘉兴市各地18个社科普及基地的讲解员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生动有趣的社科知识分享。
“大家好,欢迎和我一起走进南湖区大桥镇的南河浜遗址公园,这是一座沉睡6000年的崧泽时期文化遗址……”伴随着悠然音乐,讲解员何婧将南河浜遗址群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从嘉兴市博物馆镇馆之宝的人首陶瓶说起,介绍了基地相关研学、艺术教育、历史沙龙等社科活动,将人们的思绪拉到史前文明时代。
“化茧成蝶,云龙村的蚕俗文化是怎么‘养成’的?”海宁市云龙蚕俗文化园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的讲解员张兵语调铿锵,采用了实物布景,将蚕桑馆的老物件、场景布置带到了现场,将一出“蚕桑文化养成记”活灵活现地展现给市民群众。
“作为一家特别的社科普及基地,如何提高受众普及度?”“如何把科普和实践结合在一起?”面对评委“尖锐”的问题,各位讲解员临危不惧。整场大赛节奏紧凑,内容丰富,大家使出“看家本领”,将社科普及基地的“宝藏文化”尽数作了推介。
社科普及基地的主要使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的人文素质和社会科学素养。目前,嘉兴全市共有省、市级社科普及基地52家。此次大赛分为基地讲解员组和小小讲解员组。小小讲解员组参赛人员为初中及以下在校学生,通过视频进行线上比赛,选拔出了一批对社会科学感兴趣的青少年,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长远发展埋下希望的种子。
举办全市社科普及基地讲解员大赛,一方面是为5月的社科普及周系列活动作预热,把嘉兴市社科普及基地的精品内容带给更多受众。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以赛促学,为各基地的讲解员互动交流提供平台,展现他们独特的风采,不断提高其讲解的专业水平。
根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促进条例》规定,每年五月的第三周为全省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周。接下来,嘉兴将首发一套社科研究丛书,发布一份社科赋能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清单,开展一次红色社科普及基地项目路演等,用一系列精彩活动推动嘉兴市社科宣传普及工作开启全新篇章。
(嘉兴市社科联、海宁市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