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宋代的时估制度

发布时间:2024-04-16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两宋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有它的独特韵味。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无论是物质世界的光彩夺目,还是精神世界的审美意趣,宋文化总让人感到意味深长。让我们跟着《夜听宋韵》,回眸两宋文明,品味文化精髓。

物价关乎国计民生,中国从很早以前就开始通过管控市场交易价格,保证经济的健康运行。春秋时期的《周礼》就有“质人,掌成市之货贿”的记载;汉代市场价格的管理制度叫“月平”,即政府每个月都要进行物价评估工作,后来人们将这种定期对市场物价进行评估的方法称为“时估”。《唐律》规定“每月旬别三等估”,通过法令强制要求每十天评估一次物价。

宋承唐制,在每旬的最后一天开展时估,要求开封府与天下各州县都要召集当地各行、铺、户,开展下一旬的商品销售价格评估工作,并登记成表格、逐级上报、最后汇总并于三司存档。不过,宋代的时估制度并非以官府发令的形式来强制执行,而是通过各行业的“行会”来推行,作出的估价也并不等于商品交易的标准定价,而是一种预测价格,类似今日的参考价。交易价格如何,还是取决于市场。

那么宋代政府为什么要每旬进行一次时估呢?主要原因还在于,政府需要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较为稳定的物价反馈系统,以便于进行大宗采购与征税。以行会来推进时估制度的组织实施,体现了依靠专业人士、进行专业定价的理念,评估价虽与实际的市场价有一定距离,但它把常年变动不确定的物价在文本上相对固定下来。

通过这样的制度,错综复杂的市场信息、尤其是同一类商品在不同地域与不同时间的价差就被统一收集起来,成为朝廷进行物资调配、征收税款、制定预算、拨付资金与开展市场调控的重要工具,也避免了因为一些人为的管理偏差和权力腐化而出现的损失。时估制度不仅为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持续繁荣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还间接促进了宋代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

宋政府还将这套物价反馈系统应用于商业。宋神宗熙宁年间,经过多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物资与出产都迎来了大丰收,许多产品因此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朝廷就在京师与各州设市易务,特别允许商人可以向市易务赊买货物,然后销售于市场,类似于现代国营的供销物资公司。

朝廷则通过“时估”机制,吸引商人积极赊买市易务的货物并贩运于各地。朝廷将通过时估收集起来的市场信息、特别是全国各地的价格数据下发至各州县,由各州县衙门定期(每旬)贴榜公布。商人预知了未来十天各个地方的商品参考价与地区性差价后,便会向市易务赊买货物;市易务可以通过赊卖货物获得年利率20%的利息,商人则可以利用地区性差价获得利润。史书记载,神宗皇帝将这种做法“诏具为令”,此后“商贾流通,货无湮滞”。

商品经济的繁荣与市场是分不开的,时估机制的推行让我们感慨千年之前的宋代政府维持市场平衡机制的不凡智慧,也为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参考。然而它受制于经济危机的弊端也值得我们引起警醒,帮助我们躲过危机。以古寓今,善莫大焉。

杭州市上城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