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文明在中国历史上有它的独特韵味。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彩,无论是物质世界的光彩夺目,还是精神世界的审美意趣,宋文化总让人感到意味深长。让我们跟着《夜听宋韵》,回眸两宋文明,品味文化精髓。
宋代作为现代文明的曙光时期,各类社会制度开始大变革,各行各业对女性的开放程度也更高,这为宋代女性走出家门、从事各种职业提供了机会和条件。那么在宋代,女性一般都会从事哪些工作呢?
俗话说“男耕女织”,女性在纺织行业拥有先天的优势。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在宋代逐渐成熟,纺织业也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织工是当时女性服务社会参与度最高、也最普遍的职业。在她们的智慧推动下,宋代纷繁复杂又华美的绫罗绸缎成为享誉世界的商品。
女性对另一个重要阵地“厨房”的天然熟悉,使得“厨娘”成为她们就业的另一重点。她们心灵手巧,厨艺高超,加上在容貌上的先天优势,可谓才色俱佳,备受追捧,自然身价不菲。用现在的薪资水平来衡量,那是年薪百万的高薪职业。很多厨娘还开创了自己的餐饮事业,如“李婆婆羹”“宋五嫂鱼羹”“张婆卖糖”“王妈鬼茶”,都是宋代女性开创的品牌。宋五嫂凭借卖鱼羹走上了致富道路,杭州一带甚至因此出现过“重女轻男”的风气。南宋廖莹中所著的《江行杂录》曾记载:“京都中下之户,不重生男,每生女则爱护如捧璧擎珠。甫长成,则随其资质教以艺业”。杭州百姓如果生了女孩,会视若掌上明珠,从小培养她们各类专长,希望她们长大后能拥有一技之长、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望女成凤”的夙愿古今皆同,这种女性学习的风气也带动了女性教育的兴起。女教师逐渐成为了一种职业,主要教授茶艺、文学、音乐、绘画、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在文化传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外,宋代医药业也有女性的身影出现,开封的丑婆婆药铺、杭州的陈妈面具风药铺就是其中代表。北宋还诞生了著名的女性外科医生“张小娘子”,凡是疮疡痈肿的病人前来求医,经她诊治后无一不见奇效。就连皇后也听说了这位医术高明的民间奇女子,将张氏召进宫诊治。张氏又调制出一种以中草药为配方的美容养颜秘方供皇妃们使用,养颜方效果显著,成为王宫贵族女子及夫人们争相使用的养颜秘方。仁宗皇帝也召见了这位女医生,见其年过三十依然肌肤娇润如十八岁的青春少女,就戏称为“张小娘子”,不想竟成为了这位女名医的医号。
南宋时期的妇科名医冯氏也是一名女御医。她出生于医药世家,长大后嫁入同为医药世家的郭家,从小耳濡目染、熟知医理,亦承袭了郭氏的妇科之方。南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孟太后病危,太医医治无果,宋高宗特召冯氏入宫看诊。冯氏运用祖传牡丹十三方进行医治,孟太后连服三剂,很快就病愈了。
宋代商业发达,有些家族世代经营产业却出现了家中无男丁承继的情况,此时家族就会选择将产业秘法交给女儿来传承,如宋代吉州永和舒家窑舒翁将自己吉州窑的技艺传授给女儿舒娇、进而发扬光大的故事脍炙人口。据地方志记载,舒娇除了女承父业外,还以卓越的制瓷技艺得到当时越窑大家“卿老怪”的衣钵传承,从而身兼两大流派的制瓷技艺,是历史中唯一留名的古代女性制瓷名家。
宋代女性从事的职业除了之前提到的,还有专门对女性收税的税务官,被称为“女拦头”。还出现了从事中介的女牙侩,从事婚介的媒婆,将喻浩《木经》流传来的女木匠。在歌舞戏曲领域更是存在大量女子从业者,女性乐师、女相扑手和女蹴鞠手等在宋代相当普遍,许多还成为了传奇。
女性,是生命的源泉,是社会的半边天。从古至今,她们不仅承担着家庭的重任,还在各个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实力。祝福伟大的女性,希望她们在人生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杭州市上城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