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独支虽灭 灯火长明——瓯海区历史学会举办“瓯地七壮士”主题沙龙

发布时间:2024-12-16

|

来源:瓯海区社科联

浏览:

12月1日,在瓯海区社科联指导下,由瓯海区历史学会、瓯海区党史学会、瓯海区图书馆共同主办,纪念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立100周年之“瓯地七壮士”主题沙龙活动在瓯海区图书馆举行。瓯海区社科联副主席段雪蕾出席并致辞。瓯海区历史学会会员,革命老区党群代表、温独支成员后人和历史爱好者等40余人齐聚一堂,共话峥嵘岁月,缅怀革命先驱。

(瓯海区历史学会党史研究专委会主任周景飞主讲)

(瓯海区社科联副主席段雪蕾致辞)

主讲者瓯海区历史学会党史研究专委会主任周景飞,系温独支先烈蔡雄后人,他从撰写的《温独支成员调查》长篇论文中,撷取瓯海籍的温独支成员7人事迹——讲述他们以觉醒者的历史使命,投身于大革命洪流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1924年12月,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简称“温独支”)在温州城区新民小学诞生,从而在浙南大地上点燃革命火种。温独支由革命先驱谢文锦、郑恻尘、胡识因等人创建,系国内较早成立的直属中共中央领导的地方独立支部之一,也是温州第一个党的组织。温独支成立时,中共党员全国不到千人。至1927年温独支遭破坏时,温独支共有党团员70余人,其中瓯海籍成员共有7人,他们是:郑馨、王金娒、李振声、李日芳、金守中、陈经、何志泽。这些奔跑在时代前列的觉醒者,为温州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书写了不可泯灭的不朽诗篇。

瓯海区社科联副主席段雪蕾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认为:“时值温独支百年纪念之际,举办纪念瓯地七壮士沙龙活动,邀请温独支后人讲述革命先辈故事,重温历史,照见未来,对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别有一番深远意义。”

在主题沙龙讨论时,瓯海革命老区开发建设促进会会长项岳华说,瓯海有93个革命老区村(社),其中不少是温独支成员战斗过的革命根据地。举办这样的沙龙活动,有利于挖掘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对革命老区开发建设,具有促进作用。瓯海区党史学会会长马文波、温瑞塘河环境与文化促进会会长南宪伟、温州市党史学会暨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施菲菲、温独支烈士李振声后人李文英、陈建中等,分别就党史撰写、官方与民间学术研究融合、党史进校园向学生宣传教育等发表看法、建言献策。

沙龙结束后,瓯海区历史学会还召开了专委会研讨会议,结合学会的业务范围,探讨了瓯海党史、瓯海近现代史、纸山文化研究的方向。学会将为瓯海历史研究工作提供支持与保障,既要“阳春白雪”——把握学术前沿,客观严谨做学问,办好学会会刊;也要“下里巴人”——面向社会公众,运用自媒体等平台,将研究成果转化为科普知识,讲好瓯海故事。

瓯海区历史学会是瓯海区社科联直属社科社团,成立于今年5月,学会成立后,积极接受瓯海区社科联的指导,在组织建设、田野调查、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一系列工作,特别是田野调查成果和学术交流活动被温州市、瓯海区媒体和瓯海区官方公众号多次报道。

(瓯海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