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第二十二届省哲社奖获奖成果 |《自我调节与二语写作:培养策略型自主学习者》

发布时间:2024-11-18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编者按

2023年12月,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本届优秀成果奖共评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应用对策研究与科普优秀成果奖和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三大类299项,其中一等奖60项、二等奖179项、青年奖60项。获奖成果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重大命题,按照“真”“情”“实”“意”总要求,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主线,立足浙江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伟大实践,聚焦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前沿,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发出浙江声音,彰显了浙江学人深厚的学术积淀、缜密务实的学术方法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成果

点击播放视频

浙江大学滕琳教授所著《自我调节与二语写作:培养策略型自主学习者》一书,2022年5月由国际知名学术出版社Springer出版,获“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

简介

著作围绕外语学习者的自我调节学习机制开展了系统、科学、深入的研究,融合了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视角,全面挖掘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发展轨迹、影响机制及教学干预效度。著作在理论创新、范式突破和方法科学性方面引领国际前沿,提出了“二语写作多维策略调节”理论框架,厘清了二语写作心理调节机制,构建了符合中国外语学习者特征的“自我调节策略驱动教学模型”。研究成果有助于丰富和完善国际二语写作研究理论基础,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实现以强化外语能力和外语教学助力国际传播的目标。

该书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其学术贡献主要有:第一,学科交叉融通,创新构建了符合我国特色的二语写作自我调节学习理论框架及评价体系。自我调节学习是教育心理学领域中重要的理论,是成为自主学习者的必备能力,对于学业成功更是至关重要。著作创新性地将教育心理学重要的自我调节学习理论有机融入英语学术话语实证研究,创新提出并验证了二语写作过程具有社会认知和社会文化融通的特征,并在学界首次对二语写作自我调节策略做了清晰的概念界定和多维特征检验。专著从社会认知和心理行为视角系统构建了二语写作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四维层级模型及评价框架,编制了具有高信度和良好效度的心理学量表,为有效评价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发展提供可靠工具。第二,多元理论视角,揭示外语学习者心理、动机及情感调控的动态关系。学习者特征是影响学习效能和语言产出的重要因素。著作系统探析中国外语学习者的社会、心理和语言因素对个体自我调节能力的影响机制,揭示了二语写作调节过程的心理调节机制,证明了个体差异对自我调节能力发展的重要性。研究成果厘清了二语书面话语产出的心理调节机制,丰富了二语写作研究理论基础。第三,探究自我调节策略赋能外语教学的创新路径,构建了符合外语学习者特征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著作将科学研究和教育实践实现了深度融合和闭环发展,基于社会认知和社会文化理论,创新构建了“自我调节策略驱动教学模型”,并运用准实验研究方法,开展任务融合性策略教学干预研究,动态追踪中国学生二语写作自我调节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研究发现“自我调节学习策略驱动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写作水平,有助于培养“策略型”自主学习者。专著创新构建的“自我调节策略驱动教学模型”已在全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语教学实践中得以运用,取得良好效果,真正实现了科研和教学融合的有机发展,促进了我国外语教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和国际传播。

该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与专著直接相关的前期成果共15篇,其中在SSCI期刊发表论文13篇(SSCI一区权威期刊8篇),中文核心期刊2篇,相关论文被引近千次,其中一篇文章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和Top Papers。自2022年5月底出版至今,著作官网下载4883次,他引5次,已有3篇发表在SSCI一区权威期刊论文对专著进行积极评介(书评)。

作者简介

滕琳,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及外语教育研究。2023年入选全世界顶尖前2%科学家榜单(语言学领域),2021、2022连续两年入选爱思唯尔外国语言文学中国高被引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