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第二十二届省哲社奖获奖成果 |《数字时代的社会支持研究》

发布时间:2024-11-11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编者按

2023年12月,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本届优秀成果奖共评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应用对策研究与科普优秀成果奖和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三大类299项,其中一等奖60项、二等奖179项、青年奖60项。获奖成果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重大命题,按照“真”“情”“实”“意”总要求,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主线,立足浙江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伟大实践,聚焦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前沿,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发出浙江声音,彰显了浙江学人深厚的学术积淀、缜密务实的学术方法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成果

浙江大学李思悦所著《数字时代的社会支持研究》一书,2022年3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获“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


简介

点击播放视频

本书聚焦数字时代的社会支持研究,重点关注大众在新媒体平台中如何寻求和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提升大众的主观幸福感。本书首先梳理了现阶段社会支持沟通领域的基本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网络社会支持的新特征,并据此提出了网络社会支持的大众人际传播模型。该模型充分考量了新媒体场域中大众与人际传播的融合,在学界首次提出社会支持领域的大众人际传播融合模型,以指导数字时代的社会支持沟通研究与实践。本书对该理论模型的内涵和外延,理论和实践作了深入的探讨,并在此理论模型的指导下,开展并汇报了一系列实证研究,循序渐进地论证该模型的各个部分。专著中的主要观点如下:

1. 创建了网络社会支持的大众人际传播模型,探究传播形式的融合对社会支持交流机制的影响。传统的传播学定义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是泾渭分明的两类。大众传播多指传统媒体比如电视广播对受众进行的大规模,无区分的信息传播。人际传播多局限于两至三人间的交流沟通。而大众人际传播则是概括了新媒体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融合的现象。网络中的社会互助经常呈现一种大众人际传播的模式。例如,求助者和提供支持者在网络互助平台可以进行一对一的交流,他们的互动又可以被共同好友所看到,进而影响这些人的回复。在这个过程中,求助者与提供支持者之间的互动属于人际传播的范畴,而他们之间互动又通过大众传播被更广泛的受众所看到。可见在社交媒体平台,大众和人际传播紧密交织,形成了一种大众人际传播的沟通范式。在这一理论模型中,不仅是求助者和提供支持者的个性特征,媒介特性、文化背景等因素都会相互交织,共同影响网络社会支持的交流。

2. 拓展了社会支持的概念范畴,从情感、行动和礼貌程度等三个维度来重新操作化定义社会支持的质量。情感导向的支持指的是提供支持者对求助者表示理解安慰,帮助其舒缓情绪的程度;行为导向的支持主要关注提供支持者在多大程度上认可求助者的实际行为或行为意愿;礼貌程度指的是提供支持者在交流中对求助者所表现出的积极和消极礼貌程度。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社会支持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三者相辅相成却又各有侧重。比如,提供支持者可能对求助者表达了强烈的情感导向的支持,也表现得很有礼貌,但却并不一定支持求助者的行为意向。因此,需要同时测量三个维度的支持程度以建立综合的社会支持质量评价体系。这个评价体系也为大众的社会支持沟通提供了现实指导,即在支持他人时可从情感、行为和礼貌程度这三方面入手。

该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与专著直接相关的前期成果共8篇,发表于Communication Research, 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等SSCI传播学权威期刊,谷歌学术引用500余次。

作者简介

李思悦,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健康传播和新媒体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