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孔文化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承,在衢州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其文旅产业蕴含着极为可观的开发潜能。近年来,衢州市南孔文旅产业发展高位推动,南孔文旅产业项目初具规模,南孔文旅品牌特色明显,为南孔文旅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通过分析国内数据要素赋能文旅产业先进做法,结合南孔文旅产业实际情况,提出利用数据要素复用增效作用,加速南孔文化空间智慧化改造;利用数据要素协同优化作用,推进“南孔文旅+”多元化联动;利用数据要素融合创新作用,助力南孔文旅产品个性化开发。
一、衢州南孔文旅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紧抓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南孔圣地文化旅游区)5A级旅游景区创建的“牛鼻子”,在全市上下树立起了“大抓文旅、抓大文旅”的鲜明导向,将文化旅游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把文旅高质量发展放在战略高度来推进。
(一)南孔文旅产业发展高位推动
2023年4月,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衢州市文旅深度融合工程实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加快文旅产业带建设。着力打造以“儒学”文化为核心,以文化旅游、工艺美术、教育研学产业为重心的高能级文旅产业发展平台。2024年3月,衢州市召开文旅高质量发展大会暨衢州古城创建5A级景区推进会,市委书记高屹在会上强调,要以文旅深度融合工程为抓手,强化“五链”融合理念,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6月,衢州市政协就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专题政治协商,市委书记高屹指出,抓文旅产业就是抓稳增长、扩投资、促消费,就是抓共同富裕,抓对外开放,也是抓城乡风貌改善和精神文明建设。
(二)南孔文旅产业项目初具规模
早在2011年,衢州市人民政府设立了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其核心区包括孔氏南宗家庙、孔子文化公园、北门街和水亭门两大历史文化街区等,现已入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园区拥有“水亭门沉浸式”演出、“南孔宴”、天王塔艺术馆、《浸梦水亭门》剧场、《儒梦衢州》信安湖夜游等特色文旅项目。此外,舞台剧《大宗南渡》、音乐剧《南孔》、情景剧《龚家码头》等文艺作品也不断涌现。其中,音乐剧《南孔》自2023年8月首演至今,已在上海、福州、南京等地全国巡演共计40余场。目前,衢州古城文化旅游区(南孔圣地文化旅游区)正加速推进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工作,计划到2025年,完成1000个“微改造、精提升”项目建设,到2027年,引进特色文旅项目200个以上。
(三)南孔文旅产业品牌特色明显
衢州市以“南孔圣地·衢州有礼”这一独特而富有深意的城市品牌,全面展现了其作为南孔文化发源地的独特魅力。此品牌不仅是对衢州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精准提炼,更是推动南孔文旅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进一步丰富南孔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衢州市培育了“南孔爷爷”这一省级示范文旅IP。“南孔爷爷”以孔子为原型,结合现代审美和创意元素,深受游客喜爱。此外,衢州市还创新性地推出了“南孔宴”餐饮文化品牌,将南孔文化与地方美食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独特风味的菜品和宴席,让游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南孔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国内数据要素赋能文旅产业先进做法
(一)山东曲阜三孔景区打造虚拟文化旅游空间
山东曲阜三孔景区“智慧·三孔”项目,是国内文旅数字化转型的典范。作为全球首个混合现实(MR)体验景区,该项目融合MR、AI、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构建三孔景区的平行数字世界。游客可沉浸式体验2.5D地图导航、建筑、人物全息展示及MR演艺,实现文化与科技的完美交融。并通过光波成像、内容触发等先进技术,极大提升了游览互动性与趣味性,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文化沉浸体验。此项目不仅树立了虚拟旅游新标杆,更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与传播,展现了文旅产业创新发展的无限可能。
(二)甘肃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跨界联动合作
敦煌研究院与腾讯跨界联动,从新文创战略到IP共创计划,通过《王者荣耀》平台,将敦煌艺术瑰宝与现代科技无缝融合,推出了一系列数字文化产品。其中,敦煌主题皮肤风靡游戏界,吸引超4000万玩家穿戴,极大提升了敦煌石窟的知名度。此外,邀请方文山、韩红共创《遇见飞天》主题曲,通过音乐与游戏共鸣,让千年壁画跃然于年轻人心中。此项跨界合作,不仅以数字形式传承了敦煌文化,更能激发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四川九寨沟借助数据优化文旅产品供给
四川九寨沟通过利用智慧旅游大数据平台,深度融合智慧大楼与大数据中心,创新构建了“一中心多平台”的架构,打造了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九寨模式”。该平台凭借云计算与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游客需求,智能调配资源,实现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服务无缝对接,为游客量身打造个性化、高品质的旅行体验。此模式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游客满意度,更为数字经济与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开辟了新路径。
三、数据要素赋能南孔文旅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数据要素具有复用增效、协同优化、融合创新等重要作用,通过数据要素赋能,可以揭示出南孔文旅市场的内在规律和潜在需求,进而实现产品服务、文化空间以及联动合作等方面的优化。特别是在当前文旅产业同质化严重的背景下,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能够有效提升南孔文旅产业整体竞争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利用数据要素复用增效作用,加速南孔文化空间智慧化改造
在南孔文化空间智慧化改造的过程中,数据要素的复用增效作用尤为关键。应充分利用文化旅游数据的低成本复制特性,深度开发与利用南孔文化数据资源,将蕴含深厚文化价值的南孔文化数据资源转化为实际的生产要素。例如,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深度应用,对南孔文化的历史文献、珍贵文物、独特民俗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挖掘与整理。同时,在孔氏南宗家庙、中国儒学馆、南孔书屋等文化空间,将挖掘的数字资源借助增强现实(AR)技术、扩展现实(XR)技术等手段,打造出一系列虚拟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互动式的文化体验。南孔文化空间的智慧化改造,不仅能够为游客带来更加精彩的文化旅游体验,还能够有效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为南孔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二)利用数据要素协同优化作用,推进“南孔文旅+”多元化联动
通过发挥数据要素协同优化作用,完善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传统生产要素配置,不仅能加速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更能为南孔文旅产业的业态创新与模式重构注入强劲动力,将极大拓宽其生产服务边界与价值链。例如,数据要素作为南孔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在推进“南孔文旅+”的多元化、立体化发展过程中,深度挖掘并整合教育资源、体育赛事、健康养生等多领域数据资源,构建“南孔文旅+研学教育”、“南孔文旅+体育竞技”、“南孔文旅+生态康养”等多元共生、互补互促的业态体系。并通过数据分析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创新设计文旅融合产品,打造一系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文化内涵丰富且体验度高的文旅产品与服务,全方位提升消费者的文化认同感。
(三)利用数据要素融合创新作用,助力南孔文旅产品个性化开发
数据要素融合创新是借助数据要素的规模效应特点,以庞大的数据量为基础,将来源不同、类型各异、格式多样的数据汇集并进行深度融合。对于南孔文旅产业而言,应充分调动政府部门、景区、企业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鼓励其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深入挖掘海量数据中隐藏的价值,为文旅产品的个性化开发提供坚实支撑,从而激发新的增长动力。具体而言,应构建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对用户行为、消费偏好等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与精准分析,以此为依据精准定位市场需求,确保文旅产品的设计与推出能够紧密贴合消费者的个性化期待。例如,通过分析用户的历史浏览记录与社交媒体互动数据,设计出主题鲜明、体验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让消费者在游玩中深刻感受南孔文化的独特魅力。此类以数据为核心驱动力的个性化产品设计策略,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游客的旅游满意度与忠诚度,为南孔文旅产业赢得良好的市场口碑,还能为企业开辟新的盈利增长点,推动南孔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李鑫,衢州学院助教,硕士研究生。曾获浙江省高校图书馆“先进工作者”称号。主持市厅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1项,参与各类课题5项。发表学术论文6篇,参编专著1部。
课题信息:衢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数据要素赋能南孔文旅产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推进路径研究”(24QSKG77LX)的研究成果。
来源:之江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