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嘉善县罗星街道充分利用社科普及基地这一平台,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实践模式,不仅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公民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
一、打造红色社科普及基地,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罗星街道以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基础,建设了多个社科普及基地,如田家英和合调查展室、红色记忆展览馆、革命烈士纪念馆等,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互动、专题讲座等形式,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史,让参观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
二、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让爱国主义教育“活”起来
罗星街道定期组织“红色足迹”寻访、“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演讲、“红色故事会”等系列社科普及活动,邀请老党员、历史学者分享亲身经历和历史知识,让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在参与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动、具体、感人。
三、构建“线上+线下”科普教育体系,扩大爱国主义教育覆盖面
利用“互联网+”思维,罗星街道打造了线上社科普及平台,如“罗星社科云课堂”“红色记忆VR体验”等,让居民足不出户就能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边界。同时,线下定期举办社科讲座、主题展览,形成线上线下互补的教育体系,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
四、创新教育形式,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
罗星街道社科普及基地积极探索教育形式的创新,如通过情景剧、角色扮演、互动体验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居民在参与中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增强了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基地还与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建立合作,开展“社科进校园”“社科进社区”等项目,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网络。
嘉善罗星街道社科普及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居民的社科素养和爱国情怀,也为构建和谐社区、推动地方文化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未来,罗星街道将继续深化这一模式,探索更多创新路径,让社科普及与爱国主义教育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潮新闻
(嘉善县社科联供稿 转自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