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023年12月,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本届优秀成果奖共评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应用对策研究与科普优秀成果奖和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三大类299项,其中一等奖60项、二等奖179项、青年奖60项。获奖成果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重大命题,按照“真”“情”“实”“意”总要求,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主线,立足浙江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伟大实践,聚焦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前沿,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发出浙江声音,彰显了浙江学人深厚的学术积淀、缜密务实的学术方法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成果
点击播放视频
浙江大学张俊森教授(合作者樊漪、易君健)所撰写的《中国上升的代际收入持续性》一文,2021年发表于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Economic Policy,获“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
简介
本文运用详实的面板数据和严谨的计量方法,对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做了全面而深刻的实证研究及成因剖析。本文论述了中国自1979年经济改革以来不断上升的代际收入持续性。与出生于改革开放前(1970-1980年)的子代相比,出生于市场化改革后(1981-1988年)子代的代际收入弹性由0.39上升至0.442。相较于农村和内地,这一上升趋势在城市和沿海地区体现的尤为明显。本文将代际收入持续性与市场改革、经济发展、政策变迁相关联,探讨促使这一上升趋势的可能因素,从而填补了已有文献的研究空白,为未来的政策制定和发展提供了严谨的实证依据。
该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其学术贡献主要有:第一,本文首次构建了更全面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衡量指标,系统分析了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总体趋势及其群体异质性,为从微观视角研究中国的代际不平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价值。第二,本文创造性地将时间维度纳入“了不起的盖茨比曲线”的分析框架,绘制了中国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曲线”,揭示了一代内以及代际间收入不平等性的动态关系以及变化趋势。第三,通过对可能影响代际流动性变化因素的分析,本文对中国以及处于经济发展类似阶段的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政策建议。最后,本文严谨指出,由于目前数据的局限性,本文衡量的不断加剧的代际收入固化程度可能是一个保守估计。换言之,中国不断降低的代际流动性可能比衡量值更为严重。
本文紧贴现代社会议题,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和覆盖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2021年,中国宣告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中国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在消除绝对贫困伟大壮举的基础上,中国在改善社会流动性方面仍需整个社会继续努力。自改革开放40余年来,关于“贫二代”、“富二代”、“官二代”的话题层出不穷。社会财富历经两代人的累积,教育及其他社会经济资源的阶层固化现象日益凸显。自1977年恢复高考、1978年改革开放和1992年开始的全面市场化改革以来,经济事件带来了中国人口的自由流动,高考上大学带来了人生阶层的巨大改变,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创业与资本的快速增长。40多年过去,两代人的成长时期已经过去,代际之间的经济流动性如何?中国经济是否实现了共同富裕?这些都是当下迫切需要检验的现实实证问题,之前较少被关注的纵向不平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根据本文估计,80年代后出生人群的收入与其父代收入的相关性显著提升。这种趋势值得引起学界和政策界的高度关注。通过数据分析,中国目前可以通过提高公共教育投入,尤其是针对弱势群体的投入,以提高代际收入流动性。取消移民限制有利于降低代际收入固化的趋势。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中国调控横向和纵向不平等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该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本文以及与本文直接相关的前期工作论文版本被发表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经济学(季刊)等国际国内经济学顶尖或权威期刊的93篇论文引用;受多家国内外知名经济学杂志、报纸、书籍、媒体报道及转载内容,包括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 VoXChina,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文章成果在香港中文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等大学教学课件中被使用。
作者简介
张俊森,经济学家。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导。现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国家重大人才计划专家(2013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2013年)。2018年5月,经济学研究机构RePEc将其列为“中国经济”研究领域世界排名第一的学者。曾获得第十七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20年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
樊漪,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助理教授,房地产与城市研究所、可持续与绿色金融研究所附属研究员,世界不平等数据库世界研究员。
易君健,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双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