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第二十二届省哲社奖获奖成果 |《数字化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人与技术交互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4-10-12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编者按

2023年12月,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本届优秀成果奖共评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应用对策研究与科普优秀成果奖和基础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三大类299项,其中一等奖60项、二等奖179项、青年奖60项。获奖成果紧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重大命题,按照“真”“情”“实”“意”总要求,围绕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主线,立足浙江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先行和省域现代化先行伟大实践,聚焦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研究前沿,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发出浙江声音,彰显了浙江学人深厚的学术积淀、缜密务实的学术方法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

成果

点击播放视频

浙江大学谢小云教授等所撰写的《数字化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基于人与技术交互的视角》一文,2021年1月发表于《管理世界》,获“第二十二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基础理论研究类)。

简介

数字化技术使得组织活动变得更加高效快速,塑造了新的控制、协调和合作模式,也使AI、机器人等数字智能加入到组织内部的互动关系网络中,重新定义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对象。本研究从人与技术的关系本质出发,整合了社会学家吉登斯及其追随者提出的技术的结构化理论以及法国技术哲学学者拉图尔提出的行动者网络理论两大理论流派,凝练形成了本研究的核心理论成果:“人与技术交互”框架。在这一框架下,本研究首先提出技术的结构化视角研究路径,凝练了结构化理论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与数字化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员工相应的认知、情感体验、适应和反抗;其次,本研究提出行动者网络视角研究路径,聚焦于人机协同系统中的信任和“排异”、人机协同系统中的协作与适应、员工与机器智能的合作模式探究三方面的内容。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本研究凝练出数字化时代,随着人与技术的深度融合,未来研究中应关注的五对张力关系。

该论文的理论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突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人际互动为主导的理论框架,为数字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泛在的人机交互提出创新性的“人与技术交互”理论框架。随着数字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大量应用以及人机协同模式在组织运行中日渐普及,数字技术开始扮演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辅助者角色,甚至通过全面掌握和自动化处理数据以实现对传统经理人管理的替代,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内嵌在数字系统内部的流程。在这一情境下,人机交互大量涌现。然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以人际交互为主,以社会交换、社会身份理论作为理论基石,这些理论难以充分回应数字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机交互实践。因此,人与技术交互框架的提出,为推动本学科构建适应数字化时代的新理论做出一定的铺垫。

第二,整合信息管理、社会学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多学科进展,提出技术的结构化视角和行动者网络视角作为数字化时代人力资源研究的两个主要路径。虽然人与技术的融合是数字化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重要议题和关键挑战,但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已有的数字化研究更多关注技术作为一种情境因素对员工单向的影响,而现实中,数字技术、机器智能已经成为员工的团队成员或者是合作伙伴;人机组队已经在医疗、军事、智能制造等领域广泛应用。本研究系统化地提出本研究领域发展方向:a)遵循技术的结构化视角,以人类主体性为核心,探究数字技术在组织人力资源实践中对员工带来的影响,b)遵循行动者网络视角,强调技术主体与人类主体的等同性,探究员工与数字技术/算法之间的双向互动、共演,最终人力资源和技术都获得持续升级和发展的双向螺旋式互动。双路径分析视角是对以往人力资 源数字化研究中单向视角的一种补充,能帮助学者和实践者更加系统全面的理解数字技术,充分发挥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第三,剖析数字化时代人的主体性和技术主体性之间存在的张力,并提出平衡管理主义和人本主义的切入点。在当今的组织数字化背景下,当准确性、效率、可预测性难题被能数字技术逐一解决时,技术的主体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数量化的管理主义主张在组织实践中日益盛行,本研究提出的员工主体和技术主体之间的五对张力关系也将更加凸显。而本研究指出,未来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则应该采取更加人本主义的出发点,在经济考量之外更多地尊重人性和人的尊严,综合各学科的理论知识,挑战更加复杂和艰巨的管理难题——在数字化时代,员工的核心价值是什么,组织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人机协同系统。唯有平衡与兼顾管理主义和人本主义,实现“技术向善”,才能在提升组织效率的同时让员工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该成果形成了重要的学科和社会影响:本文引起了同行较为广泛的关注,目前已获得两百余次引用,成为本领域博士生和青年学者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参考论文之一。应邀在中国人力资源论坛十周年庆典、美国工业与组织心理学会(SIOP)作特邀报告,并且被《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作者遵循“人与技术交互”框架所申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得资助,并且被数字化领军企业采纳和设计开展数字化转型领军人才培养500人次。

作者简介

谢小云,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第六届全国工商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主要聚焦于数字化转型情境下的组织变革与人力资源策略、极端环境下的团队效能等主题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