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南湖区启动社科志愿服务项目用社科新语续写禾城“老底子”传承

发布时间:2023-09-20

|

来源:南湖区社科联

浏览:

嘉兴古城有着近1800年的建城史,其发展历史中有非常多的故事和内涵。最近,嘉兴市南湖区启动了全新的社科志愿服务项目——用社科新语续写禾城“老底子”传承,以全新的视角,从细微处入手,给嘉兴人讲述“老嘉兴”的故事,并通过市级融合媒体——读嘉客户端推出《社科新语》系列,从嘉兴城名的变迁、嘉兴端午文化的起源、大运河与嘉兴地域文化等方面,为广大市民重新梳理讲述属于嘉兴这座城市的故事。

嘉兴“老底子”有槜李、长水、由拳、禾兴、秀水、嘉禾这些城名。槜李不止是水果,还是嘉兴最早出现在历史典籍当中的城名;由拳居然是秦始皇最后一次东巡时给嘉兴改的城名;禾兴的叫法从三国时期就有了,据说和一个祥瑞有关……秀水、嘉禾,一直到嘉兴,底蕴之深,值得品味。  

•槜李

嘉兴古城有近1800年的建城史。

1800年前,三国时期,嘉兴这一带出产果中珍品“槜李”,名声在外,所以嘉兴最早也叫“槜李城”。关于这个,在北宋的时候就有一句古诗,叫“五月菖蒲草,千年槜李城”。

槜李城的位置,有多种说法。比较可靠的说法是槜李城位于嘉兴西南45里,大约在今天的海宁市硖石以南、桐乡东部和秀洲区南部,属于是越国的西部边界,也是当时吴越两国争夺的要点。

•长水

长水塘,古名长水。这个名字的最早记载,是在春秋时期,追溯嘉兴最早的县名,就是以长水得名。

战国时期,楚国统一江南后,“槜李”这块地方归楚国管辖。因为这里河网密布,其中主要的一条叫“长水塘”,所以当时的地名改为了“长水”县,当时也是全国实行郡县制最早的县之一。

•由拳

后来,秦始皇一统七国,又把这里改成了“由拳”县。

相传,秦始皇曾经拓宽长水。

秦始皇东巡的时候,来到古时候的嘉兴,也就是长水县。观天象的术士说,五百年后,江东有天子气。秦始皇过长江到海盐,登山观海,风高浪急,无法渡海,便沿着海边,溯江而上,从江面狭窄处渡江到会稽祭大禹。回来时,乘船从长水过,见当地人都泛舟买卖交易,十分热闹,流传着“江南好风光,水市出天子”的民谣。

于是,秦始皇相信了术士的推测,所谓“江南有王气。”他便命令随众和囚徒十万余人,新建驰道,拓宽长水,拦河筑堤堰,斩宝马祭河神,破坏当地的风水,还将长水改名由拳县。

由拳是古越语,含义不明 。有一个说法是,那时囚徒拚命挖土拓河,时有累死饿死,因不堪疲倦,瞅准机会纷纷逃跑,人惊呼“囚倦”,于是秦始皇将长水县改名囚倦,在置县时取其音名由拳县。

•禾兴

黄龙年间,在嘉兴城北落帆亭西的一座高高的土墩上生长出稻谷,孙权觉得这是个祥兆,先是将由拳县改成了“禾兴”县。

•嘉兴

到公元242年时,为了避讳太子孙和的名号,“禾兴”改为“嘉兴”,嘉兴这个名字就算是这么定下了。

南宋时期,嘉兴从“县”升为“府”。到了民国时期,嘉兴撤府,秀水县并入嘉兴县。1912年4月,嘉兴县改成嘉禾县。又过了两年,1914年,因为湖南那边已经有个嘉禾县在先,所以又改回叫嘉兴县。嘉兴这里解放后,原来嘉兴县辖区分别设置了嘉兴市和嘉兴县,一直到1949年5月,正式设嘉兴市建制,为县级市。

(南湖区社科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