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站入口 | OA系统

浙里·悦读 | 荐书(60)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发布时间:2023-09-18

|

来源:省社科联

浏览:

编者按:书香润泽心灵,读书启迪人生。“浙里·悦读”读书会联盟自成立以来,举行了大量的阅读分享活动,一份份高质量的阅读书单持续更新。“荐书”栏目将继续根据各读书会荐书主题,择取优质好书与读者分享,让更多的人读好书,好读书,善读书,畅游知识海洋,实现精神上更高境界的“富有”。

观澜悦读会荐书主题: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大海,如同宇宙的另一个世界,它诱惑着人们的目光,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魅力。当你立于海岸,眺望着无垠的蓝色,仿佛可以感受到大地的呼吸与潮汐的跳动。波浪轻拍着沙滩,像是流淌的音符,编织成一首大自然的交响乐。在这里,宁静与浩瀚相遇,让心灵在无垠的广袤中沉醉。

大海,它为每个人带来不同的意义。它是欢笑与泪水的见证,是宁静与激情的交织。无论身处何地,当我想起大海,心中便涌动起一种莫名的激动和向往。愿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大海,释放内心的渴望,畅游于那片浩瀚的蓝色世界之中。

推荐一:《海边人家》

作者:叶宗轼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1984年10月

内容简介

《海边人家》是第一部由生长、生活和工作在舟山,写作于舟山的作家出版的小说集,收录的三个中篇《海边人家》《小龙岙近事》《唐开五家事》,当年都作为“带头稿”分别刊登于《江南》《清明》《当代》。

作者简介

叶宗轼,又名叶红,笔名小岛,1930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普陀区六横岛。民盟成员。浙江省作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浙江省舟山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读书笔记精选

翻开《海边人家》,走近海边人家,读懂海边人家。作为中篇小说集,本书收录了叶宗轼先生的三部作品——《海边人家》、《小龙岙近事》及《唐开五家事》。通过描绘“文革”后的舟山故事,表现出在集体生产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所导致的诸多冲突和矛盾。而身处于历史漩涡的人们,又是如何在迷茫和争论中寻找自己的未来,创造家庭的幸福,便是本书最富有生机和魅力的部分。

《海边人家》所特有的表达内容,不论人物对话中出现的方言俗语,还是出现在桌台案板上的腌鱼鲜虾,都透露着深刻的舟山乡土气息。在本书浓墨重彩刻画出的人物中,不仅有娇俏可爱、通情达理的新媳妇,也有着死守旧传统、排斥新改革的老干部,更有着文化水平不高,但对改革充满希望和激情的实干家。面对沧海和高山,不论是老人还是青年,都有着详细的规划。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不论是农民还是渔民,都有着坚定的方向。在这其中,农业与渔业改革所交织出的欢歌,便是海边人家永远的赞歌。

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本科生  陈晓娇

推荐二:《普陀山文化史》

作者:倪浓水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围绕普陀山的信仰文化、人文演变和自然形态的审美化来研究普陀山的文化史。本书将普陀山文化发展的历史节点,与社会演变的历史阶段予以有机结合。

作者简介

倪浓水,男,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教授,1960年生,浙江宁波人。社会团体兼职:浙江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浙江鲁迅文学研究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舟山市作家协会评论委员会主任。

读书笔记精选

本书从论述盛熙明《补陀洛边山传》是为普陀山文化的逻辑构成之处落笔,突出“普陀山文化”是山水自然、官方民间、仙道佛教融成的综合体。此外,又通过大量史料文献疏通了普陀山文化的流变史,如何从早期的仙道文化到现如今的佛教胜地之一。

《普陀山文化史》是一部严谨的学术论著,经过倪教授的研究“发现”,促进了对“普陀山文化”发展历史现象的新认知,如认为唐朝王勃的《观音大士赞》里的观音,与普陀山无关;亦指出明代中叶仙道文化逆势回归是普陀山,万历中兴时期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文化现象。

《普陀山文化史》又是一部洒脱的人文画卷,“人的活动”在“文化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在《普陀山文化史》一书中浓墨重彩的是人,尤其是民间的参与,在本书中没有用枯燥的史家脉络,而是借助历史线索,使得历朝历代的“人的活动”,“人对自然的认识、改造和利用”延展到国人对“海洋”的情感注入,成为了《普陀山文化史》一大特色。在浩荡的海洋面前,叩拜大慈大悲的观音,抒发自己的情志与关怀,既有皇帝官员,也有渔民僧侣,更书写了以“普陀山”为中心的中原厚土与异域的交流,也为我们熟悉东海历史、了解东海文化、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提供重要渠道。

《普陀文化史》一方面疏通了古之“普陀山”的文化认知,另一方面也注重现实,道出“普陀山文化”的时代作用,在当今社会,尤其是“一带一路”“海洋强国”战略方针指导下的现代意义,至今依旧是重要多角度的文化交流综合体。

浙江海洋大学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生  潘岩

推荐三:《舟山有意思》

作者:来其

出版社: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7月

内容简介

本书的定位是宣传舟山文化。以“段子体”的文字形式(即以两百三十几个一两百字的段子配合约三四十幅幽默彩色插图)和接地气的语言风格,展示了舟山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和人文性格等。用来自生活的平实素材,使我们了解舟山的过去与现在、舟山人民的精神风貌等。

作者简介

来其,男,汉族,浙江舟山人,1963年生,舟山日报社副总编辑,舟山市作家协会主席,舟山市文联副主席,舟山市政协委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全委会委员。被评为舟山市第五届、第六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读书笔记精选

人们如果要了解舟山,那《舟山有意思》会是一个出色的工具。本书由舟山市作家协会主席来其撰写,是“浙江有意思”系列丛书之一。三百四十六篇小短文加以生动形象的彩绘配图共同组成了《舟山有意思》这本书,整本书故事连贯性并不强,恰恰迎合当代片段阅读的需求,使得读者能够在零散空余时间充分了解舟山。

书中介绍了被誉为“千岛之城”的舟山的方方面面:政治、历史、经济、文人、美食、体育活动、艺术成就等。作者对于这些方面或详或略的介绍,将一个鲜活生动的舟山展现在读者面前。相较于科普类的文学作品,《舟山有意思》书如其名,是极其有意思的。这主要得益于作者在语言上精心设计——书面语与口语相结合同时适量掺入方言,这使得整本书更为亲切,更为引人入胜。

除却客观事实的详细纪录,《舟山有意思》中也包含着哲理性的思考。命运如同过山车一般的舟山,在一定意义上也会是人生的路途。舟山正在越来越好,人生也一定会越来越好。读《舟山有意思》读到的是有关舟山方方面面的知识,读到的更是人生哲理。

浙江海洋大学师范学院本科生   朱柔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