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0日,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在杭州发布2023年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数。今年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分析和研究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于了解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水平,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研究院已连续10年发布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评估报告。十年来,指标体系更加完善,计分方法更加客观,数据来源更加丰富,样本数量更加庞大,分析内容更加深入。截至2023年6月30日,课题组共收集到4893家样本。报告基于正态分布将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表现分为A、B、C、D、E五个等级。
(一)总体分析
从4893家公司样本分析,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责有如下特点:1.社会责任总体实力持续提升,社会责任各维度的差异逐渐缩小,结构更加均衡;2.CSR得分方面,贝泰妮、公牛集团、金山办公三家公司依次分列前三;3.上市公司在社区参与和发展等六个维度上均高于平均水平,在CSR报告披露维度上较去年有所提升,但仍然表现不够理想,信息披露需要继续加强。
(二)分类分析
1.板块分析。(1)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共计3034家,占上市公司总数62.01%,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仍是履责主力军,科创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占34.68%;(2)上交所主板和科创板实力较为突出,北交所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上交所主板、上交所科创板、深交所主板、深交所创业板、北交所CSR得分第一的公司分别是公牛集团、金山办公、广电运通、贝泰妮和广咨国际;(4)上交所主板、上交所创业板、北交所优势维度的数量分别是3个、2个、2个。
2.跨省域分析。不同区域上市公司总体实力接近,区域特色较为明显:(1)东、中、西部上市公司总体水平相差不大,东、中、西部CSR得分第一的公司分别为公牛集团、潞安环能和贝泰妮;东部有5个优势维度,西部有2个优势维度;(2)“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黄河生态经济带的上市公司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长江经济带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水平有待提升;京津冀、成渝等城市群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表现相对突出,长三角城市群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水平亟待提升。
3.省域分析。从上市公司的总体来看,A级公司共122家,占2.49%,得分都在70分以上;E级公司共124家,得分都在30分以下。从各省来看:(1)排名前10的公司中,北京、广东、浙江各2家,云南、上海、山西、江苏各1家;排名前50的公司中,浙江9家,北京8家,广东7家;(2)A级公司数量位居前三的是北京,浙江和广东,分别为20家、16家、16家,占比分别为4.52%,2.49%和1.99%;A级公司占比位居前三的是云南、福建和天津,分别为10.26%、6.17%、5.80%,数量分别为4家、10家、4家;(3)E级公司的数量,位居前三的是广东、江苏、浙江,分别为26家、15家、14家,占比分别为3.23%、2.44%、2.18%;E级公司占比位居前三的是新疆、辽宁、山西,分别为9.52%、8.75%、7.50%,数量分别为2家、7家、3家;(4)云南、青海、内蒙古等三个省份CSR强度位列三甲;广东等六个经济大省实力虽略有下降,但中小企业非常活跃,CSR强度仍处于中游水平。
4.市域分析。部分经济欠发达城市的上市公司大都以主板市场上市的大型国企为主,因此社会责任总体实力较强,经济发达城市的上市公司数量众多、水平参差不齐,因此社会责任总体实力处于中游,省域层面也存在类似情形。从城市来看:(1)排名前10的公司中,北京有2家;排名前50的公司中,北京8家,杭州5家,深圳4家;(2)A级公司数量位居前三的是北京、上海和杭州,分别为20家、8家、8家;E级公司的数量,深圳和上海分别为11家、8家,广州、苏州、宁波和无锡各5家,位居第三;(3)省会城市社会责任强度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呼和浩特、济南和昆明;副省级城市社会责任强度排名前三的分别是济南、长春和广州;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社会责任强度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北京、广州和天津。
5.性质分析。(1)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共计占比93.19%,其中民营企业占64.81%,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国有企业在劳工实践、环境、消费者问题和报告披露等4个维度上具有优势,且总体CSR强度最高;(3)国有、民营、外资和其他四个性质企业,CSR得分第一的公司分别为广电运通、公牛集团、贝泰妮和海尔生物;(4)A级公司中,国有企业53家,占国有上市公司3.82%;民营企业55家,占民营上市公司1.73%;外资企业11家,占外资上市公司4.95%;其他企业3家,占其他上市公司的2.7%。
6.行业分析。(1)从总体实力看,电气机械业略占优势,专用设备制造业和软件信息业相对弱势;(2)计算机、专用设备、化学原料、软件信息和电气机械五个行业CSR得分第一的公司分别为亿联网络、心脉医疗、贝泰妮、金山办公和公牛集团;(3)计算机、专用设备、化学原料、软件信息和电气机械五个行业CSR强度均弱于总体强度,尤其是在报告披露方面表现不够理想,需要进行积极引导。
7.概念股分析。股市热点概念对关联公司社会责任有一定影响,特区概念、自贸区概念、国产概念、国防概念以及芯片概念等相关的公司表现较为突出。
(三)社会责任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分析
这是今年新增的分析模块,课题组选取了每股收益、营收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经济增加值和托宾Q值(注:托宾Q值=总市值/总资产,下同)等五个绩效指标,课题组发现:
1.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整体与公司绩效有一定的正向关联性,其中与每股收益的关联性最强。
2.因为公司的上市属性,社会责任的股东和债权人两个维度与公司绩效有较强的正向关联性,社区参与、消费者和报告披露等三个维度与每股收益有一定的正向关联性。
3.从具体指标看,消费者和纳税水平与每股收益的正向关联性较强,劳动保护和薪酬支付与每股收益存在负向关联性,就业岗位与托宾Q值也存在一定的负向关联性。
(四)浙江上市公司的分析
总体看,浙江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多,社会责任表现稳中向好:
1.2023年浙江上市公司达642家,比去年增加53家,其中民营企业占81.3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占40.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194家浙江上市公司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占上市公司比例30.22%,仅次于广东,位居全国第二;13家公司排名全国前100名,比去年增加4家,位居全国第三。
3.浙江上市公司CSR强度略低于全国水平,但在股东、债权人两个维度的CSR强度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CSR得分排名前三的公司分别为公牛集团、恒生电子和电魂网络。
基于数据分析,课题组得出以下结论:
(一)主板市场、民营企业、东部地区的上市公司仍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主力军。上市公司依然十分重视社会责任实践,主板市场公司、民营企业、东部地区公司仍是社会责任的主战力,科创板和创业板公司数量增加,占比加大,北交所的上市公司也积极投入社会责任实践,社会责任氛围良好。
(二)社会责任整体实力稳中向好,各维度得分基本均衡,社区融入度高,但披露意愿依旧不强。社会责任整体实力较去年有一定提升,但是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以纳税、捐赠等形式的社区参与和发展的社会责任仍是上市公司履责的主要形式,随着证监会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规范,报告披露较去年有显著提升,但水平仍然较低。从整体来看,上市公司对社会责任的认识更加全面,各维度之间基本均衡,结构性矛盾得到解决。
1.不同板块和区域实力接近,京津冀城市群优势明显,国有企业亮眼,五大行业有所退步,芯片、自贸区等概念公司表现出色。不同板块和区域总体实力相差不大,但具有结构性亮点,上交所和东部地区的上市公司均在五个维度上有明显优势。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城市群上的上市公司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五个维度也在经济带和城市群里表现突出。社会责任绩效与各省/市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呈现一种倒U型的关系,部分欠发达的省/市总体实力较强,经济发达的省/市总体实力处于中游水平。上市公司大都以主板市场上市的大型国企为主,相比以往外资企业表现较好,今年国有企业发挥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表现亮眼,在国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环境下,民营企业也应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五大行业整体略显退步,芯片、自贸区等热点公司表现出色。
2.优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多。股票发行注册制全面实施,证券市场不断扩容,企业融资需求旺盛,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社会责任表现优异的公司数量不断增多,比例变化不大。经济发达省份有数量优势,经济欠发达省份有比例优势。优异公司数量增加,而社会责任总体实力提升不大的原因是绩差公司也在不断增加,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3.浙江上市公司总体实力略低于总体水平,股东、债权人维度表现优异,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意愿强烈,A级公司增多。浙江上市公司在股东、债权人两个维度上表现优异,表明浙江公司对社会责任的市场属性给予更多的关注。在国内外严峻的形势下,浙江社会责任优异公司的数量依旧较多,这表明浙江公司的经济绩效较好,社会责任意识强,责任担当有力。但浙江总体实力略低于总体水平,浙江上市公司应在“重要窗口”的建设中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探索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中国社会责任实践的引领者。
来源:转自“启真阁”微信公众号